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辽宁月考)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赣上食莲有感①
    黄庭坚

    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共房头濈濈②,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令我忆众雏,迎门索梨枣。

    莲心正自苦,食苦何能甘。甘餐恐腊毒③,素食④则怀惭。

    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

    吾家双井塘,十里秋风香。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四年(1081),作者于此前一年任吉州太和县(在今江西省)知县。这一年因事到虔州(今江西赣县),即诗题所标的“赣上”,因食莲有感而作此诗。②濈jí濈:聚集的样子。③腊毒:腊,干肉。干肉放久了,会腐败,含有毒素;这里作动词用,句意是香甜的东西吃久了会受毒害。④素食:吃白食。意为尸位素餐,为官心怀惭愧。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2) 本诗思路清晰,三个层次意思分明,请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
  • 1. (2024高二下·婺源月考)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陆游写《书愤》时62岁,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杜甫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定居成都后,探访诸葛武侯祠有感而写。

    1. (1) 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两首诗都写到了“出师”,用意有何不同?请引用重点句子加以分析。
  • 1. (2024·玉溪月考)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观雨 
    陈与义①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③。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金兵进逼长沙之际,作者客居贞牟山居。当时南宋抗金形势严峻,时好时坏。②海:暴雨。③洗甲兵:出自《六韬》:“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是洗濯甲兵。’”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纪昀评价此诗时,赞赏最末两句,请赏析此诗最末两句。
  • 1. (2024高一下·安康月考)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成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①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②丹凤城,指京城长安。③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说“木叶”》一文中作者以“木叶”为对象,从意象的角度探讨了古诗的暗示性,试结合文中观点分析本诗中“木叶”意象的暗示性。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齐天乐

    【南宋】姜夔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

    庾郎先自吟愁赋 , 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 , 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注】①庾郎:北朝文学家庾信,为梁出使北周后被扣留在北方,曾作《愁赋》,赋中写到了蟋蟀啼鸣。②候馆:客馆。③离宫吊月:暗指唐明皇因安史之乱,避祸蜀地行宫而思归长安之事。④豳诗:指《诗经·豳风·七月》,其中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句。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全词写蟋蟀悲鸣,抒发了诸多哀愁,试分析说明。
  • 1. (2024高一下·西安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蝶恋花·离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①山枕: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该词上片中的“柳眼梅腮”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请分析这句“奇”在何处?
  • 1. (2024高一下·广丰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村桥

    罗隐

    村桥酒旆月明楼,偶逐渔舟系叶舟。

    莫学鲁人疑海鸟 , 须知庄叟恶牺牛

    心寒已分灰无焰,事往曾将水共流。

    除却思量太平在,肯抛疏散换公侯?

    【注】①鲁人疑海鸟:《庄子·至乐》中有“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后以此典故形容违背本情,无所适从,适得其反;或形容山野之士不耐世俗烦嚣。②庄叟恶牺牛:庄子主张放任自适,而将金钱与高官视为束缚他的东西,比之为养以待宰杀的以享太庙的牺牛。后以此典故表示轻视功名富贵的志趣。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诗歌的尾联与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表情达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 1.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这首送别词结尾两句写景抒情既柔美又不失洒脱豁达,极具辛词特色,请简要赏析。
  • 1. (2024·新课标国Ⅱ卷)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

    叶梦得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1. (2024高二下·广丰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2. (2) 张孝祥词风豪迈,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请结合本词谈谈其豪放之处。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