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戏剧在元代发展至鼎盛,出现了一批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优秀剧作家;而西方古典戏剧则在莎士比亚那里达到顶峰。悲剧,作为最能反映人类对世界、社会与人本身各种问题的严肃思考、不懈追求的一种戏剧形式,也分别于彼时臻于成熟。那么,同处于成熟时期的中西悲剧就悲剧精神(或曰悲剧本质)而言有何差异?这差异的文化根源何在?

    关于悲剧,人们的一致看法,是“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悲剧包含受难,“是人的痛苦或毁灭”。这些都不无道理,但它们都是从剧本本身的内容来论及的,而悲剧作为一种以演出为目的的文学形式,观众的反应或曰审美效果无疑是更重要的。使悲剧真正区别于其他戏剧形式的基本精神在于:悲剧在观众心里最终激起的是一种昂然向上的情绪,观众在经历了哀怜、同情、恐惧等诸种情绪之后,突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体验到了伟大与崇高,一种压抑之后的升华,即崇高感。

    《窦娥冤》,是关汉卿公案剧中最杰出的作品,而《窦娥冤》中能引发崇高感的人物无疑是窦娥。窦娥蒙受不白之冤,临刑前一腔悲愤喷如火,满心不平滚如雷,发出惊天动地的责问:“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喊声撼人心魄,激扬振奋之情油然而生。主人公的弱小与其最后的反抗形成极大的戏剧反差,抗争精神也得以最大彰显,这是观众产生崇高感的主要因素。但应当指出的是,这种抗争是被迫的,直到最后走投无路,才被逼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她的抗争精神呈现不彻底性与非自觉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人公抗争意志与精神唤起的崇高感。窦娥身上另一个突出特点“节”和“孝”的结合,符合了当时观众的审美心理,在特定时代、特定人群中足以形成强大的伦理感召力,唤起崇高感,从而构成崇高感的另一个来源。剧中窦娥念念不忘服孝养婆,多次表达“一马难将两鞍鞴”的类似思想,节女形象不可谓不突出。窦娥的“孝”当然不是“愚孝”,很大程度上是她善良本质的体现,而且善良本质也正因为在其面临极为困难的境遇时表现出来而愈加熠熠闪光。所以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完善的伦理精神使中国的观众更伤其不幸无辜,赞其坚贞善良,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抗争精神之非自觉性在崇高感方面引起的缺憾。

    《哈姆雷特》则是西方悲剧的一座高峰。与窦娥的被动抗争相比,哈姆雷特的抗争更体现了作为人的自由意志。年轻王子从鬼魂口中得知父王之死的真相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虽然期间有犹豫有彷徨,但他却从不曾有怯懦、退缩之意,始终坚持独立承担重负,直至以生命换来复仇与除奸使命的完成,换来正义秩序的恢复。对哈姆雷特而言,他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复仇问题,更大意义上是与邪恶力量,与丑陋、不公的社会,与命运施加于他的不幸作斗争的问题。·通过抗争,他保住了尊严,体现了人的价值,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最大限度地唤醒我们的崇高感。

    同是悲剧,为何东西方在其精神上存在这样的差距?两种文化的命运观的不同使中西方悲剧走上了两条不尽相同的路。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的命运观以一言概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儒家这种人顺天命的态度,平和达观地解决了人对命运的困惑,使其有可.能探讨人事,从而发展出一套高度完善的伦理哲学。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悲剧人物一般不会自觉、清醒地体验到人生的悲剧性,有诸多不幸也只说命该如此,从而较少完全出于自主地显出抗争意识;但却有很深的伦理道德感,人物会根据伦理道德准则判断自己应该怎样做。故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对窦娥形象的塑造也就不足为奇了。《窦娥冤》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中国下层社会的普通妇女,对自己身世的凄凉有悲叹,但更多的是对注定的命运的接受。直至最后临刑前,她才愤然而起,丢掉了一切幻想,发出了自己的呐喊。但她的“节”、“孝”思想与善良品质却是贯穿始终的。窦娥善良敦厚的人格,使观众悲其不幸,亦赞其善良,构建了人物的另一大闪光点。遵循这样的天命观,悲剧中也很少突显出对任何超常事物或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恐惧,相对应地,观众也较少在恐惧之后感受到崇高,他们往往是同情,义愤,然后被突如其来的振奋攫住。

    西方悲剧深受古希腊命运观的影响。在古希腊人的眼里,喜怒无常的命运之神掌握着宇宙。他们对她心存敬畏,却又不无怀疑。他们相信命运,但命运的无常更使他们意识到人在与厄运搏斗时所展示的勇气的可贵与伟大,他们确信身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反抗命运的合理性与高贵性。古希腊命运观对悲剧的影响从两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在悲剧中往往有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使人敬畏、恐惧,如哈姆雷特在突然之间从幸福云端跌入痛苦深渊,人被神秘的不可知的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下。但这还不够,古希腊人想展示的是与强大命运或对立势力相比显得弱小的悲剧英雄如何高傲地忍受着痛苦而不愿低下头颅。他们的命运观使他们认为,人的全部存在价值、人之高贵只有在悲剧中所呈现的生与死的抗争中、人与不可抗的命运的抵抗中才会完全展示出来。相对应地,观众会在恐惧之后感受到一种振奋鼓舞的情绪。

    (摘编自黎林《命运观成就中西悲剧精神差异——〈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之比较》,有删改)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结合材料,下列选项最符合中国古代命运观的一项是(    )
    4. (4) 请简要分析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 (5) 悲剧唤起观众崇高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此君人者所外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住之至尊也 , 主威之重也,主势之隆也。此四美者,不求诸外,不请于人,议之而得之矣。

    昔者纣之亡,周之卑,皆从诸侯之博大也;晋也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夫燕、宋之所以弑其君者,皆此类也。故上比之殷、周,中比之燕、宋,莫不从此术也。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故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社稷将危,国家偏威。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羽虽众,不得臣士卒。

    (节选自《韩非子·爱臣》)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人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材料三:

    (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 , 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辞也。”臧孙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一年》)

    【注】①臧文仲:即臧孙辰,鲁大夫。②公子御说:庄公子,闵公弟,后即位为桓公。③臧孙达:即臧哀伯。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将相之管主A而隆家B此君人者C所外也D万物E莫如身之至F贵也G位之至尊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②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5. (5) 人君要巩固统治地位,须懂得为君之道。这三则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短歌行》中“”两句把人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曹操对贤才的渴慕。
    2. (2) 苏轼《赤壁赋》中“”两句用借喻手法,描绘出小船越过江面任意飘荡的轻盈与潇洒。
    3.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循循善诱,用“?”化解了学生顾虑后,子路“率尔而对”。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随想

    淡然随缘

    ①我第一次被一种壮观与磅礴的气势震撼与淹没。

    ②嘈杂的喧闹声,兴奋的欢呼声,瞬间被滚滚而来的巨大声响掩盖与吞没。当我站在黄河岸边,被一种浩浩荡荡、势不可当的声音冲击着耳膜时,瞬间产生了恍惚与迷离——在气势磅礴的黄河面前,我的身形似乎急遽缩小,变得如同随风扬起的、有着独特味道的泥沙微粒,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卑微。黄河,母亲河,让每一位站在她身边欣赏与赞叹她的游客,都心生万般的景仰和感慨。

    ③第一次真切地站到黄河边,看到波涛滚滚的黄河水,我感觉眼前分明不是一条河,而是一幅阔大的、流动的,由一支黄色巨笔泼墨出的厚重山水画卷。她凝重、宽厚、浓烈、迅猛,裹挟着泥沙,裹挟着中华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与沧桑流转。她随着黄色的巨浪翻转、涌动、奔腾,激荡起层层黄色的浪花,扬起漫天水雾,洋洋洒洒地落在岁月长河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铸就了坚韧不拔的品格。

    ④透过滚滚的黄河水,你会不由自主地堕入历史的烟云中。黄河流域,飘扬过猎猎旌旗,上演过激烈的角逐,升腾过让后世无法忘记的烽火狼烟,也镌刻着历代民众治理黄河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她曾养育无数的生命,更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河流两岸的岩石上横贯着曲曲折折的线条,这是黄河水位千百年来不停变换留下的年轮,如同一部记录历史的浩瀚书卷,吸引着你去解读,去思索。

    ⑤黄河的水是温热的,越靠近越能感受到她的热情与温度。来到黄河边,已是午后两点。8月的吉县依然热得浓烈,虽然穿着防晒衣,打着遮阳伞,涂着厚厚的防晒霜,但是依然无法抵挡好客的紫外线。黄河翻腾起的浪,带着温热的泥沙气息,带着黄土高原燥热的风,一波一波涌来,如同她火热的情怀。

    ⑥黄河到达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下,两岸石壁峭立,河道骤然收束,狭窄如同壶口。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然而,在不到500米长的距离内,河水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而后,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了“千里黄河一壶收”的独特景致。壶口瀑布是黄河最壮美的演绎,将黄河的精神与内涵一并发挥到了极致。

    ⑦进入景区,脚下踩的是真真切切的黄土地。黄土特殊的土质结构形成大大小小的坑洼,不太平整,但很有质感,坚硬有力。置身黄土地,目光所及,都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地貌。我随着人流来到壶口瀑布前,黄河水在此骤然变窄,汇集成磅礴的力量,顺着峭壁奔涌而下,壮观的景象与气概让人瞬间窒息。在赞叹不已的同时,我折服于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人类在她的面前,显得多么渺小而卑微。就在这一刻,我真切领悟到了黄河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⑧黄河的泥沙很黏人,随风飞扬的水雾夹杂着泥土,窸窸牢窒飞落到人们头上、脸上、衣服上,快速风干,凝结成点。来看黄河,总该让人心存念想,总该让人沾染到她的凝重气息。这些泥点,就是黄河馈赠给每个人的特殊礼物,独一无二。人们会将这一印记牢牢地珍藏于记忆深处,任凭走到哪里也不会将她遗忘!

    ⑨“姑娘,小伙子,来留个影吧!”好多头裹白羊肚毛巾、身穿羊皮袄、腰系鞭子的老农,拉着穿红戴绿的毛驴,热情地招揽游客拍照。北方肆虐的风沙将他们的脸吹得黝黑黝黑的,但透露着质朴的红。他们精神矍铄,热情好客,灿烂的笑脸如同盛开的山丹丹花。看到这一场景,我和同行的伙伴动心了,系上大红头巾,穿上大花衣服,骑上乖顺的毛驴,宛然变成了两位地地道道的陕北婆姨。

    ⑩走出景区,依然可以清晰地听到黄河奔涌不息的声音。景区门口,一溜儿排开,坐着卖苹果的大妈、大嫂、小姑娘。她们个个脸色红润,嘴甜口快。“来黄河,来壶口,一定要尝一尝正宗的吉县苹果。姑娘、小伙越吃越漂亮,大爷、大娘越吃越精神。”得益于黄河水与黄土地的滋养,在充分的日照条件下,吉县苹果口感清脆、甜蜜爽口,闻名遐迩。

    ⑪返程路上,一直沉浸在无法抑制的兴奋中。黄河,见证过昨日的苦难与辉煌;而今,时代又赋予她崭新的内涵。她正引领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向着未来大踏步前进。

    ⑫回首,巨大的冬日壶口瀑布灯箱图再次闯入眼眸。冬日的壶口瀑布呈现出一种凝固之美、静态之美,但依然不失雄浑壮丽的磅礴气势。我竟然期望着冬日季节快快来临,于三九严寒之际再次领略黄河的另一种神韵——一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横亘千古,超越时空的壮美。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文本按时空顺序,先后“随想”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4. (4) 这篇散文运用了多种人称,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秋兴八首》就是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写成的。②即指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诗感秋而抒怀,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置身于建立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媒介基础上的新媒介时代,文学的出路在哪里?有人说,出路就在网络文学,而传统文学必将消散。    ①     , 因为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不但没有取代传统文学,    ②     。这不仅表现在网络文学并不拒绝传统的纸媒传播,还表现在网络文学也在从“悬想式”写作转向“在地式”写作,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增强,显示出未来两种文学合流的可能性。问题还在于,曾经(A)的网络文学如今也面临短视频的冲击,面临人工智能向整个文学家族发起的挑战。

    有人对文学的出路(B),不看好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中的前景,怀疑文学是否有能力持续地与高科技相结合。毕竟相对于影视、音乐、绘画、舞蹈等视听艺术而言,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与高科技的结合困难重重,这必然妨碍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下的生存。此外,

        ③    。从市场份额来看,也就是从文学作品销量来看,畅销的传统文学作品并不可观,至今依旧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占据着各种文学排行榜的榜首。

    1. (1) 请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2. (2)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认为,“学不可以已”,随着AI智能、大脑芯片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都将受到影响。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到国潮,可能人们下意识想到的是穿着汉服拍照,是马面裙的流行,是古风图案的包装,是传统的中式糕点,是有着历史文化符号的文创商品。也有人试图进一步为国潮的概念作总结,认为仅仅把国潮定义为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商品,或是仅仅将之视为一种“流行趋势”,都未免狭窄。

    既然是“潮”,自然有“潮起”和“潮落”。当一众大大小小的企业涌入这个市场,势必带来市场的饱和与竞争的同质化。同质化的背后,恐怕还是急于把“流行”变“流量”,再迅速让“流量变现”的快钱思维在作祟。有些企业赶上了国潮的风口,通过包装与广告,制造了短时间的热销局面。但是,研发投入少,营销投入多,即使短期内再“卖力吆喝”,品牌影响力终究还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几年过去了,市场也渐趋成熟,是时候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国潮了。①真正有生命力的国潮,是能够根植于传统文化基因,保证产品品质、融合设计时尚。②能够建立情感连接,并持续创新的市场革新。③国潮品牌的竞争并不止于国内市场,④但要面向国际,与成熟的国际化品牌一较高下。对企业来说,这是更广阔的天地,也是更重要的挑战。

    1. (1) 下列句子中的“吆喝”和“赚足了吆喝”中的“吆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加以修改。
    3. (3) 请用疑问句分别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每句不超过15个字。
  • 1. (2024高二下·孝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定的24小时作息模式,每个人各自的高峰和低谷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在白天很早的时候就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而睡眠的低谷也在入夜后早早到来。这些都是“晨型人”,大约占总人口数的40%。他们更倾向于在清晨时分醒来,并且很乐意这样做,他们在一天的这个时候会拥有最理想的工作效率。另一些人则是“夜型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他们更喜欢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甚至下午才起床。剩下30%的人处于早晚两型之间,稍微倾向于夜型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②你可能会将这两类人分别称为“早起鸟”和“夜猫子”。与“早起鸟”不同,“夜猫子”无论多么努力地尝试,仍然常常无法在夜里入睡。只有在第二天凌晨时分,“夜猫子”才能够迷迷糊糊地睡过去。因为晚睡,“夜猫子”当然会强烈地抵触早起。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无法正常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尽管他们“醒着”,但他们的大脑在整个清晨仍然处于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在一个叫作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尤其如此。它位于眼睛上方,可以被视为大脑总部所在地。前额叶皮质控制着高层次的思维和逻辑推理,并帮助控制我们的情绪。当“夜猫子”被迫过早醒来时,他们的前额叶皮质仍然处于一种丧失工作能力的“离线”状态。就像一个在清晨就发动的冷引擎一样,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上升到适合工作的温度,而在此之前,无法有效地运转。

    ③成年人的熬夜性或早起性,即睡眠类型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你是个“夜猫子”,那么你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很可能也是“夜猫子”。可悲的是,社会对待“夜猫子”的态度是不公平的。首先是“懒惰”的标签,这是源于“夜猫子”白天起得很晚的习惯,因为他们直到凌晨才睡着。另一些人(通常是早起的人)会根据这种错误的假设来指责“夜猫子”,这些人认为这样的偏好是一种选择,如果他们不那么懒散,就可以很容易早起。然而,“夜猫子”并没有选择去做一个“早起鸟”。由于不可避免的DNA结构,他们生来就处于一种推迟的时间表中。这不是他们的意识缺陷,而是基因宿命。

    ④其次是根深蒂固的、不公平的社会工作日程安排,这种日程安排强烈偏向于一天早早地开始,这对“夜猫子”是一种折磨,对“早起鸟”则是优势。尽管如今情况有所改善,但标准的工作日程迫使“夜猫子”进入非自然的睡眠节奏。因此,在早晨的时候,“夜猫子”的工作表现远远无法达到最佳状态,而且在下午晚些时候和傍晚的标准工作时间结束以前,他们尚不能表现出真正的潜力。最不幸的是,“夜猫子”更缺乏睡眠,他们不得不同“早起鸟”一起起床,晚上又要比他们更晚才能入睡。因此,“夜猫子”经常会像俗话说的那样,“蜡烛两头烧脚”。因此,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就会缠上他们,包括更高比例的抑郁、焦虑、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

    ⑤就这方面来说,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变革,来为“夜猫子”提供一个折中方案,就像我们为其他身体差异(例如视力障碍)者所做的努力一样。我们需要更灵活的工作时间表,以便更好地适应所有的睡眠类型,而不仅是其中的一个极端。

    ⑥你可能对大自然为什么会在人们之间安排这种差异产生疑问。作为社会性物种,我们是否应该全都保持同步,从而可以同时起床并保证最充分的人类互动呢?也许并不是这样。这本书后面会讲到,人类很可能进化成了家庭甚至是整个部落共同睡眠,而不是独自或仅在夫妻之间。鉴于这种进化的背景,经过如此基因编码的睡眠或清醒时间偏好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好处就容易理解了。某一个群体中的“夜猫子”直到凌晨1点或2点才会睡觉,并在早上9点或10点才醒来。而另一些早起的人晚上9点开始休息,早上5点就会醒来。这样,两组人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尽管每个人都得到了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整体上却只有4个小时处于易受攻击的状态(也就是每个人都在睡觉的时候),而不是8个小时。这有可能增加50%的存活率。大自然永远不会浪费可以提高一个物种的生存安全,从而形成其适应性的生物学特性——这里指的是一个群众中的个体睡觉和醒来的时间这个有益的变量。因此,这种差异性保留了下来。

    (摘编自马修·沃克《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田盈春译)

    [注]蜡烛两头烧:指同时做太多的事情,把自己搞得很累。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4. (4) 为什么“夜猫子”不会变成“早起鸟”?请简要说明。
    5. (5) 关于睡眠,作者从人类作为社会性物种的角度作了怎样的推论?请根据文本概括。
  • 1. (2024高二下·孝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蝼  蚁

    周海亮

    婴儿就在他们的头顶上疯狂地嚎哭,他们却无能为力。

    他们的头顶上还有士兵。荷枪实弹的士兵,抽着烟,看着婴儿,手指不离扳机。士兵知道附近肯定有人。这里的人们,绝不可能丢下一个婴儿。

    士兵在两小时以前袭击了村子。村人们多被击毙,只有他们躲进地下室。地下室极其隐蔽,现在,那里藏着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

    女人中,她是婴儿的母亲。本来是她的男人抱着婴儿。逃跑时,男人腿部中了一枪,肩膀又中了一枪。他跌倒,爬起,继续跑,用着一种怪异并且滑稽的姿势。他们躲进地下室的时候,男人已经冲进院子,然后,他的后背中了一枪,又一枪,又一枪。男人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却用了一种极舒服的姿势抱着他的婴儿。那时地下室的盖口尚未关上,他看着女人,冲她挤挤眼睛,然后目光转向别处。他不想让追赶他的士兵觉察到屋子里还有一个地下室。女人甚至认为,他也许是故意挨上子弹。

    女人试图冲出去,可是她被别人强行拖下去。盖口合拢的瞬问,士兵冲进院子。士兵在男人的脑袋上补了一枪,却留下婴儿。

    他知道村子里还有人。

    一天前,有村里人帮助游击队偷袭了他们的队位。战斗中他失去两个兄弟——真正的兄弟——父亲将他们兄弟三人,一起送上了战场。

    他在等待有人自投落网。他相信这件事终会发生,因为他有一个婴儿。

    婴儿哭着,喊着,也许是饿了。婴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色的水晶球。士兵盯着婴儿,心中泛起波澜。然后,士兵对自己说,战争早一天结束,他就能早一天回到家乡。

    杀光隐藏在暗处的村人,就会距战争结束更近一步。这是长官的想法,也是他的想法。

    婴儿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两个女人将地下室里的女人紧紧箍住。女人想不顾一切地冲出去,抱起她的孩子,扯起她的衣衫,让孩子含住她的乳头,狠狠地吸,狠狠地吸……她想喊出来,可是声音卡在喉咙,将她噎出眼泪。她薅着自己的头发,浓密结实的头发,此时弱不禁风。

    士兵就在他们的头顶。他们甚至可以听到士兵的呼吸。然后婴儿变得安静,女人感觉到婴儿的体温。

    地下室里漆黑一片。不能说话,不能动,不能哭泣,不能点亮任何可以照明的东西。黑暗里的女人认为自己并不重要——是死是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两个孩子。

    婴儿的嚎哭声再一次挤进地下室,每一声都像刀子,一下一下剜着女人的心。女人听到她的牙齿发出奇怪的声音,张开嘴,伸手去接,她的手心里,多出一颗带血的牙齿。

    附近教堂的钟声响起,女人知道,他们躲进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一天。

    有那么几个瞬间,女人真的想冲出去。冲出去,求士兵放过她的孩子,

    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她的身体,她的生命,甚至,地下室里其他人的生命。后来她终于决定这样去做,却既动不了,也不能说话。他们将她绑起,衣服堵住了嘴。

    他们知道,女人随时可能疯狂。

    女人感觉她的身体在抖。女人感觉每个人的身体都在抖。她恨他们,又不敢恨。她怕他们,又不敢怕。后来她想,就算她真的冲出去,又能做什么呢?她相信不管她怎么说,怎么做,士兵都会将她射杀,将他们射杀,然后,将她的孩子射杀。

    婴儿再一次变得安静。士兵的脚步声有节奏地在头顶上响起。她听到士兵划一根火柴,点燃香烟。然后,一声重重的叹息。

    女人静静地倚着墙壁,不动。她的手指将坚硬的墙壁犁开一条深深的沟渠,沟渠里,渗出鲜血。绑住女人的绳子早已松动,女人随时可以推开其他人,叫喊着冲出去。可是她没有。或许,她已经放弃。

    嚎哭声再一次挤进来,却那么无力,那么微弱。教堂的钟声再一次传来,此时,他们躲在地下室里,已经整整两天。两天里,孩子没吃一点东西,没喝一点水,她躺在冰凉的地板上,任寒风将她的脸蛋冻伤,将她的四肢冻僵,任士兵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将她打量。

    女人知道,她的孩子正在一点一点死去。

    她再一次有了冲出去的冲动。却不是去救孩子,而是让自己死去——死去,便再不必理会孩子的死活,也不必理会别人的死活。

    她相信,让她在孩子死去以前死去,她会好受很多。

    可是她终没有动。她闭着眼睛,十指深深地嵌进墙壁。她感觉不到疼痛。

    她是在孩子死去之前死去的。她因痛而死,因绝望而死。宽容的上帝给了她提前死去的机会。

    剩下的人们,安静地等在地下室里,或者等待士兵离开,或者等待被士兵发现。等待活着,或者等待死亡。

    士兵是在三天以后离开的。那个婴儿顽强地撑过三天,终因饥饿而死。

    婴儿死去时,士兵落下一滴眼泪。

    士兵希望战争结束,他用了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当战争结束,士兵就会回到家乡。家乡有他的妻子,还有他五个月大的女儿。女儿有着黄色的头发,圆圆的鼻子,眼珠就像褐色的水晶球

    (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第9期)

    1.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在小说中,士兵这一人物身上体现出深刻的矛盾,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4. (4)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结合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分析是如何体现悲剧色彩并探究结尾处外貌描写的作用。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