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温州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面对广袤无边壮阔无比的八百里洞庭,孟浩然感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登岳阳楼》则用“”描绘。
    2. (2) 孔子问志,曾皙用“”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逍遥游乐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3. (3) 《游园•皂罗袍》中,杜丽娘看到花园中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在春色满园无人欣赏的感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的句子是“”。
  • 1. (2024·新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柳永在《望海潮》中极力描写杭州风物,“”写钱塘江大潮壮阔,“”写百姓笑逐颜开。
    2. (2)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明自己对于生死寿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3. (3) 人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们常用“青眼相加”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青眼”的故事源自阮籍。古代文人也常常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黄庭坚《登快阁》“”。
  • 1. (2024高一下·宁波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价公西赤说的宗庙祭祀也是国家大事,不过讲得谦虚罢了的两句话:“?”
    2. (2) 八百里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登岳阳楼》以“”赞叹洞庭湖举重若轻的动态美。《念奴娇・过洞庭》中“”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刻画了月下洞庭的清亮明净。
    3. (3) 诗歌的意象具有暗示性,如“木”是自然界寻常之物,也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提起“木”,想起学过的古诗:“。”
  • 1. (2024高一下·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2. (2) 杜甫在《登高》中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描写了自己晚年孤独病弱的境况,其《登岳阳楼》中“ ,”两句也写出了类似的境况。
    3. (3)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两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中“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寓惆怅之情。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轼《赤壁赋》中,将短暂人生和无穷江水进行对比,突出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2. (2) 曹操《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的两句是“”。
    3.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两句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的环境。
  • 1. (2024·南宁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甫曾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闻”对音乐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也有类似语句:“  ,  。”
    2. (2)  苏轼的《石钟山记》告诉我们,治学做事要有质疑和求实的精神,“  ,  ”是不可取的。
    3. (3)  马是将士忠实的朋友,陪伴将士出生入死,在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到“战马”的句子,如“  ,  ”。
  • 1. (2024高三下·昭平)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离骚》中急切希望君王能重用自己,愿意为君王分忧解难做出贡献的句子是“!”
    2. (2) 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仰慕之情,高适《燕歌行并序》“”也提到了李广,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
    3. (3) 小刚漫步江边,看着滔滔江水,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诗名句“”,以时空对举,从时空两个角度来体味诗人当时的感受。
  • 1. (2024高三下·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时而低沉时而热烈,带给人或凄凉或感动的艺术享受。
    2. (2) 苏轼的《赤壁赋》中“”两句,从事物变易的一面入手,阐明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3. (3) 桑树原产中国,在古代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因此常常出现在诗文中,也被用来代指农事,如“”。
  • 1. (2024高三下·桂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的名句是“”。
    2.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感叹“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
    3. (3) “酒”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之一,但有些文人在诗文中不爱直说“酒”,喜欢用酒的别称雅号或与酒有关的器皿来指代“酒”,借此抒发丰富的情感,如“”。 
  • 1. (2024·北海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两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连接不断,遮蔽天日。
    2. (2) 《六国论》在批评诸侯国对待土地的态度时,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子孙对待土地不珍惜,“”,父辈祖先却要披荆斩棘才能获得。
    3. (3) 通过一些古诗,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某些地名,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或者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共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