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五下·裕华期中)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 (1) 《景阳冈》选自《水浒传》,作者是吴承恩。 ( )
    2. (2) 《祖父的园子》中让“我”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祥的祖父。( )
    3. (3) 《月是故乡明》中,作者以月亮为线索,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 )
    4. (4) 汉字字体是按照“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顺序演变的。 ( )
  • 1. (2024五下·裕华期中) 补全诗句,然后根据要求填空(填序号)。
    1. (1) 补全诗句

      ①牧童归去横牛背,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

      ,时鸣春涧中。

      ④谁言寸草心,

      ⑤昼出耘田夜绩麻,

      ,南望王师又一年。

    2. (2) 上面的诗向中,分别描绘了〝农村劳作图”和“月下鸟鸣图”的是;充满童趣,表现了童年欢乐时光的是句形象而深刻地写出了母爱的伟大;从中都可以体会到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
  • 1. (2024一下·东莞期中) 《四个太阳 》一文中,我画了个金色的太阳,送给(    )
    A . 夏天 B . 秋天 C . 冬天
  • 1. (2024四下·东莞期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2. (2)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梅花品性高洁,虽美却不喜与百花争奇斗艳,完成报春的任务后就“功成身退”了。
    3. (3) 诗歌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
  • 1. (2024三下·瑞安期中)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春天真美!日出江花,春来江水。这时候,小燕子穿着一身的羽毛,带了它的似的尾巴,加入这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
    2. (2) 中国古诗内涵丰富,过春节时,看到家家户户贴春联,我们会想到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清明时节雨纷纷时,我们会想起杜牧的诗句“?牧童遥指杏花村。”重阳节时,身处异乡的游子会感叹“独在异乡为异客,。”
  • 1. (2024六下·瑞安期中)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 (1) 一步一诗,灯火阑珊。有一种诗词气度叫“文人风骨”。于谦通过“,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郑燮用“千磨万击还坚劲,”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李贺则用诗句“何当金络脑,”来抒发自己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雄心。
    2. (2) 一品经典,人生智慧。“,更有早行人”劝诫我们要及时行动,追求理想:“听君一席话,”提醒我们善于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启示;“”告诉我们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
    3. (3) 一寸光阴,悄然流逝。正如朱自清感慨:“过去de 日子如,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蒸融了。”
  • 1. (2024六下·瑞安期中) 下列关于阅读世界名著的方法,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完名著后,可以用思维导图梳理整本书的结构,写读后感,演课本剧等等。 B . 书的序言可以帮我们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因此我们读名著只读序言就够了。 C . 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对书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评价的角度不能太单一化。 D . 我们要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从中体会、感受人物的性格。
  • 1. (2024六下·瑞安期中) 下列对课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B .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运用了融情于事的写法表达情感。 C .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老舍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细致描绘了北京春节的风俗。 D . “大海中的白银”“渡鸦像一张写字台”“山洞逃生”都出自《骑鹅旅行记》
  • 1. (2024五下·苍南期中)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写的是诸葛亮,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他有关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 B . 《祖父的园子》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生活,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和依恋,以及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C .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为: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D . 阅读古典名著时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大致猜出意思即可,不需要细究。
  • 1. (2024五下·洞头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春趣》选自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 B . 《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将计就计,向曹操借箭成功,使周瑜心服口服。 C . 《清贫》写刘伯承被士兵抓住,他们想从“我”这搜到钱,但清贫的“我”让他们惊异。 D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出了戍边战士誓死杀敌的气概,朗读时应该读得铿锵有力。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