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五下·瑞金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古诗中有历史的影子:读“”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范成大眼中儿童的勤劳懂事;读“。”我们知道了《从军行》中战士们戍守边关时间的漫长,战斗次数多且激烈。经典里也有历史的影子:读《》,我们看到大观园内一个家族的兴盛衰亡;读《三国演义》
    2. (2) 我多次提醒妹妹:写字姿势要端正。可她每次写字还是(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3. (3) 在这半个学期的课文学习中,我认识了许多人物,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会这样评价他(她):
  • 1. (2024五下·瑞金期中)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汉字大约产生于两千多年前,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2) 阅读古典名著,如果遇到难理解的语句必须反复琢磨,直到理解透彻才行。
    3. (3) 朗读“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句话时,要读出敬仰之情。
  • 1. (2024三下·德江期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荷叶的,像一个个碧绿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 (2)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日的端午节,日的
    3. (3) 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4. (4) 雅人四好:。中医四诊:
  • 1. (2024三下·德江期中) 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
    A . 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B . 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地七位,张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 . 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 1. (2024五下·武江期中) 语言实践训练。

    《草船借箭》最后一个自然段改编成课本剧: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对话,表演时还要加上恰当的表情和动作。

    船刚靠岸,诸葛亮就见周瑜领着军士来到了江边。诸葛亮(动作)说道:“请都督清点箭的数量。”

    周瑜(表情)地问鲁肃:“。”

    鲁肃低声告诉周瑜:“这些箭是向曹军‘借’来的。”

    周瑜长叹一声:“。”

  • 1. (2024五下·双辽期中) 读《孟子》填空。
    1. (1)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弃甲曳兵而走。兵刃既接而后止,或 而后止。以 则何如?”
    2. (2)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 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 ,出以 ,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1. (2024五下·双辽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的过程。 B .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可以体会人物的内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 . 《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萧红对祖父的爱与依恋,以及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D .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 1. (2024三下·台山期中) 《刻舟求剑》中,那个乘船过河,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佩剑掉进了水里的是( )
    A . 秦国人 B . 韩国人 C . 燕国人 D . 楚国人
  • 1. (2024三下·台山期中) 知识回顾。
    1. (1) “小溪泛尽山行”中,“却”的意思是
    2. (2) “元日”指的是农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节。
    3. (3) 《守株待兔》中“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是,文中那个农夫这样做的后果是。(用原文回答)。
    4.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中医四诊,“”是雅人四好。
    5. (5) “七点,;中午十二点左右,。”这是《花钟》中的鲜花朵朵。
  • 1. (2024三下·台山期中)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三衢道中》《忆江南》《滁州西涧》都是描写春天的诗。 B . 赵州桥和名画《清明上河图》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C . 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D .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