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上·石家庄期末) 完成下面各小题。
    1. (1)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示例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

    2. (2)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4. (4) 下面文段存在三处逻辑问题,请选择一处指出并加以说明。

      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这样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容易被病菌入侵。因此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能有效预防流感。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之,屈平不与,因谗之:“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疏屈平。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释】①醨(lí):淡酒。②温蠖(huò):昏聩。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其能 赵不

    2. (2)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上官大夫见而欲之( )

      A.改变 B.强取 C.耽误 D.争先取得

      ②平其功( )

      A.征伐 B.败坏 C.除去 D.夸耀

    3.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4. (4)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相同的一项是( )。
    5.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于)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6. (6) 结合文意,分析作者在屈原死前记叙其与渔父对话的意图。
  • 1.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B .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 .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1. 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内惑于郑袖

    A . 信而见疑 B . 方正之不容也 C . 不获世之滋垢 D .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移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是时,乌孙公主上书:“匈奴发骑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二年,遣惠使乌孙。公主及乌孙王昆弥皆遣使,因惠进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使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于是汉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以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将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兵将三万九千余,得马、牛、羊无数,乌孙皆自取获。惠从吏卒十余人随昆弥还,未至乌孙,乌孙人盗惠印绶节。惠还,自以当诛。时,汉五将皆无功,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 , 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惠以便宜从事。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发龟兹西国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王谢曰:“乃我先王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后,代苏武为典属国 , 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甘露中,后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宣帝崩,惠事元帝,三岁薨,谥曰壮武侯。传国至曾孙,建武中乃绝。

    (选自《汉书•常惠传》)

    文本二: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 (1) 对文中加点字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各项,与例句的特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

    3. (3) 下列对文本一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4. (4)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5)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6) 把文本一和文本二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②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苏武传(节选)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 , 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文二

    答苏武书(节选)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陵先将军 , 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 , 汉亦负德。愿足下勿复望陵。

    (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节)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诚甘

    4. (4) 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皆为陛下所成就

    5. (5)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6.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7)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8.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②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③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

    9. (9) 请从选文一内容中概括,李陵从哪些方面劝说苏武投降匈奴?
  • 1. 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

    A .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 . 皆为陛下所成就 C . 子卿尚复谁为乎 D .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1. 下列各句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 .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B . 不凝滞于物。(《屈原列传》) C . 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 D . 为降虏于蛮夷。(《苏武传》)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之,年才及弱冠,楚其少俊,深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 , 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第二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弟羲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 (3)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为当涂者所薄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5) 文言翻译。

      ①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②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③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 1. 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