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模拟)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孔子始用于鲁,鲁人诵之曰:“麋裘而韠,投之无戾。幄而廨裘,投之无邮。”①用三年,男子行乎涂右,女子行乎涂左,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大智之用,固难逾也。子产始治郑,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民相与诵曰:“我有田畴,而子产赋之。我有衣冠,而子产贮②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之。我有子弟,而子产诲之。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使郑简、鲁哀当民之诽訾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子产、孔子必无能矣。非徒不能也,虽罪施,于民可也。今世皆称简公、哀公为贤,称子产、孔子为能。此二君者,达乎任人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乐成》)

    材料二:

    郑子产晨出过东匠之闾闻妇人之哭抚其御之手而听之。有间,遗吏执而问之,则手绞其夫者也。异日,其御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子产曰:“其声惧。凡人于其亲爱也,始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今哭已死,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

    或曰:子产之治,不亦多事乎?奸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后知之,则郑国之得奸者寡矣。不任典成③之吏,不察参伍④之政,不明度量,恃尽聪明劳智感而以知奸,不亦无术乎?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下众而上寡,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是以形体不劳而事治,智虑不用而奸得,不修其理,而以己之胸察为之弓矢,则子产诬矣。老子曰:“以智治国,国之贼也。”其子产之谓矣。

    (节选自《韩非子·难三》)

    【注】①鲁人歌词的意思是:穿着鹿皮衣又穿蔽膝,抛弃他没关系。穿着蔽膝又穿鹿皮裘,抛弃他没罪尤。韠,蔽膝,古代一种遮蔽在身前的皮制服饰。②贮:古代一种财务税。③典成:主管诉讼案件。④参伍:错综比较,以为验证。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郑子产A晨出B过东匠之C闾D闻妇人之E哭F抚G其御之手H而听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之。”

      ②恃尽聪明劳智虑而以知奸,不亦无术乎?

    5. (5) 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一定的治国理念,请结合材料分别简要概括。
  • 1. (2024·娄底模拟)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异人音。”少进,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愿闻三失。”丘吾子对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绝,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得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则自刎而死。孔子曰:“弟子记之,此足以为戒也。”于是弟子归养亲者十三人。

    (选自《说苑·敬慎》)

    材料二: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 , 号泣于旻天 , 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恕,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 , 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 , 帝将胥天下而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有妻子 , 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①万章:孟子的弟子。②舜往于田:相传舜曾在历山耕田。③旻天:即天。④怨慕:怨,怨恨;慕,思慕、依恋;朱熹注:(舜)怨己不得其亲而思慕也。据《史记》记载,舜的父亲不喜欢舜,和舜的弟弟象多次加害于舜,舜却不计前嫌。⑤长息:公明高的弟子;公明高,曾子弟子。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A百官牛羊仓廪B备C以事D舜于畎亩之中E天下之F士G多H就之者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

      ②不可得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

    5. (5) 请分析孔子的弟子为什么要归养亲人?
  • 1. 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 (1) 梁,吾仇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 (2) 燕王吾所立。

      特殊句式:

      译文:

    3. (3) 此三者,吾遗恨也。

      特殊句式:

      译文:

    4. (4)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特殊句式:

      译文:

    5. (5)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特殊句式:

      译文:

    6. (6)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特殊句式:

      译文:

    7. (7)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特殊句式:

      译文:

    8. (8)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特殊句式:

      译文:

    9. (9) 岂独伶人也哉?

      特殊句式:

      译文:

  • 1. 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 (1)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 (2)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特殊句式:

      译文:

    3. (3)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特殊句式: 

      译文: 

    4. (4)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特殊句式: 

      译文: 

    5. (5)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特殊句式: 

      译文:

    6. (6) 铸以为金人十二。

      特殊句式:

      译文:

  • 1. 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 (1)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2.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 (3) 大破楚师于丹、淅。
    4. (4)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5. (5)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 (6)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7. (7) 为天下笑。
    8. (8) 是以见放。
    9. (9)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0. (10) 竟为秦所灭。
  • 1. (2024高一下·茂名月考)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吾知也

    A . 加之以师旅 B . 异乎三子者之撰 C . 百姓之不见保 D . 大王来何操
  • 1. (2024·六安开学考) 从句式特征看,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C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盾、犀橹,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枹曰:“乌乎!吾之士数弊也。”行人烛过免胄而对曰:“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士耳,士无弊者。昔者吾先君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有二胜,是民之用也。献公没,惠公即位,淫衍暴乱,身好玉女,秦人恣侵,去绛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惠公没,文公授之,围卫,取邺,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取尊名于天下,亦此人之用也。亦有君不能士耳,士无弊也。”简子乃去楯橹,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战大胜。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 , 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

    或曰:行人未有以说也,乃道惠公以此人是败,文公以此人是霸,未见所以用人也。简子未可以去盾、橹也。严亲在围,轻犯矢石,孝子之所爱亲也。孝子爱亲,百数之一也。今以为身处危而人尚可战,是以百族之子于上皆若孝子之爱亲也,是行人之诬也。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赏厚而信,人轻敌矣,刑重而必,人不北矣。

    长行徇上 , 数百不一矣;喜利畏罪,人莫不然。将众者不出乎莫不然之数,而道乎百无一人之行,行人未知众之道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二》)

    材料二

    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无罪者耻 , 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文子曰:“以御言之,左手执辔,右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于礼薄于刑,故民从命。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

    (节选自《孔丛子·刑论》)

    【注】①行人:掌管礼仪的官职。②诬:谎言。③长行徇上:为了君主而牺牲自己的高尚行为。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有罪者A惧B是听C之D察E刑之F当也G无H罪者耻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人恣侵,去绛十七里,亦是人之用也。

      ②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

    5. (5) 孔子认为先王时期百姓服从命令,现在百姓更加暴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1. (2024高二下·高邮月考) 课内知识检测
    1.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句式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恐年岁之不吾与

    3. (3) 下列对相关课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2024高一下·扬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特殊句式中,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及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②若民,则无恒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4. (4)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5. (5) 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