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信息技术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有如下 Python程序,实现求字符串中的最长连续上升子串的长度。例如:字符串“hellopython”中的最长连续上升子串是“lopy”,长度为 4。

    s=input()

    n=len(s);c=1;max=1

    for i in range(1,n):

     if (1)____:

     c=c+1

     if c>max:

     max=c

     else:

    1. (1) print(max)

      划线处可选代码为①c=1 ②c=0 ③s[i]<s[i+1] ④s[i]>s[i-1]

      划线处正确的语句依次为(   )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学校气象社团的小丽同学收集了当地 2023 年全年的天气数据,数据存储在“天气数据.xlsx”文件中,部分数据如图a所示。

    图a

    为分析该年部分气温情况,编写 Python程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计算 2023年的日均气温, 输出全年日均气温的最高值及出现日均气温最高值的所有日期,输出结果如图b所示。

      图b

      实现该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①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划线②处应选填入的代码为(单选,填字母)。

      A .df1 B .df1.values C .df1.index

      import pandas as pd

      df=pd.read_excel("    ①    ")

      df["日均温"]=(df["最高气温℃"]+df["最低气温℃"])/2

      df1=df.sort_values("日均温",ascending=False).日均温.head(1)

      Max=    ②

      date=[ ]

      for i in range(len(df)):

       if df.at[i,"日均温"]==Max:

       date.append(df.at[i,"日期"])

      print("日均温最高值:"Max,"℃")

      print("日期:",date)

    2. (2) 统计月平均气温(当月每天日均气温的平均),并绘制如图c所示的线形图,实现该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③、④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图c

      df["月份"]=""

      for j in range(len(df)):

       df.at[j,"月份"]=df.at[j,"日期"][5:7]

      df2=df.groupby("月份",as_index=True).③

      plt.plot(④,df2["日均温"],label="月均温" )

      plt.xlabel("月份")

      plt.ylabel("温度℃")

      plt.legend()

      plt.show()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中)  体感技术与自然语言交互是继键盘+鼠标、多点触控之后获得广泛应用的第三大类操作方式。体感技术使人们无须借助复杂的控制设备,直接使用肢体动作与数字设备和环境进行互动,并根据人的动作来完成各种指令,就像为计算机配备了一双精准有效的“眼睛”,为用户带来更刺激、更具现场感的愉悦学习体验。下列有关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B . 体感技术中所监测到的数据需要加以分析解释才能成为信息 C . 体感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递可以不依附载体 D . 人们可以借助体感交互获得信息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中)  在Python语言中,用字典hero存储《水浒传》中的人物数据:hero={"天罡星":["宋江","卢俊义","吴用"],"地煞星":["朱武","黄信","孙立"]},下列表达式值为"吴用"的是(   )
    A . hero[0][2] B . hero{"天罡星"}[2] C . hero["天罡星"][3] D . hero["天罡星"][2]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中)  有如下Python程序段:

    s=input()

    t=0

    mw=''

    for i in range(len(s)):

        ch=s[i]

        if '0'<=ch<='9':

            t=t*10+int(ch)

        elif ch=='-':

            mw+=chr(t%26+ord('A'))

            t=0

        else:

            mw+=ch

    print(mw)

    执行该程序段输入“29-052-24!”(不包括双引号),则输出的结果是(   )

    A . DA! B . DA C . DAY D . DAY!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中)  学校电子阅览室计算机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下列关于该计算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计算机硬盘容量小于内存容量 B . CPU主要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C . 计算机的性能由显示器的尺寸决定 D . 预装软件均属于应用软件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中)  使用列表d模拟链表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区域(数据均为整型,范围为0~9)和指针区域,h为头指针。若d=[[1,2],[4,4],[3,3],[2,1],[5,-1]],h=0,遍历该链表得到的数据为(   )
    A . 1、2、3、4、5 B . 1、3、2、4、5 C . 1、4、5 D . 1、3、4、2、5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中)  某蔬菜大棚需要搭建自动化温湿度调节系统。该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由智能终端经IOT模块发送到Web服务器,存储在数据库中,同时根据服务器内设定的阈值控制喷水装置或控温装置的开关,系统结构如图a所示。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打开相关网页查看实时或历史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a

    1. (1) 该系统中 IOT 模块无法实现的功能是(单选,填字母:A .连接无线网络/B .发送来自于智能终端的数据/C .将局域网接入互联网)。
    2. (2) 互联网用户查看温湿度历史数据这一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系统硬件设备有(多选,填字母:A .温湿度传感器/B .智能终端/C .无线路由器/D .调制解调器/E .Web 服务器)
    3. (3) 该系统服务器端程序由FlaskWeb框架编写,下列表格中描述了相关路由及其功能,已知用户计算机IP为“192.168.0.3”,Web服务器IP为“192.168.0.2”,端口号为5000,则用户使用计算机查看实时温湿度数据时,应访问的URL是//

      序号

      路由

      功能

      1

      /

      访问系统首页

      2

      /readhreadt

      查看历史温湿度数据

      3

      /

      查看实时温湿度数据

    4. (4) 已知温度大于30且湿度小于50时,大棚环境处于异常状态。现将系统中某天24小时的温湿度记录导出,如图b所示(时间格式为“时:分”),每小时设置60个监测时间点,每个监测时间点会监测大棚的温度与湿度数据,现分析每小时大棚环境异常的监测时间点数量,线形图如图c所示,部分Python程序如下,请在程序中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图 b

      图 c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pd.read_excel("data.xlsx") #读取文件 data.xlsx 中的数据

      for i in range(len(df)) :

       if i%2==0 and df.at[i,"监测值"]>30:

       df.at[i,"状态"]=1

       if i%2==1 and df.at[i,"监测值"]<50:

       df.at[i,"状态"]=1

      dfg=df.groupby("时间" , as_index=False).状态.sum()

      time=[] ; data=[]

      for t in range (24):

       s=str(t); c=0

       if t<10:

       s='0'+s

        time.append(s)

       dft= dfg[]

       for j in dft.index:

       if dft.at[j,"时间"][:2]==s:

                  

       data.append(c)

      plt.plot(time, data)

      #设置绘图参数,显示如图 c 所示线形图,代码略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中)  某英文逐词翻译软件,不区分大小写。为了加快翻译速度,在翻译的过程中,软件会将最近出现过的一些单词存入内存。若内存中有该单词则直接翻译,否则查外存词典并将该单词存入内存。内存中每个单元存储一个单词,存满时会清空最早进入内存的单词,腾出单元存放新单词。编程模拟软件的翻译过程,输入一个仅含英文、逗号或空格字符的英语句子,以句号结束,计算翻译软件需要去外存查找多少次词典,在翻译开始前,内存中没有任何单词。运行界面如图所示。

    1. (1) 若上图中的内存容量改为 7,则需要去外存查找次词典。
    2. (2) 实现上述功能的 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m = int(input("请输入内存容量:"))

      s = input("请输入英语句子:")

      dic = {}

      head = tail = 0

      word = ""

      for ch in s:

       if ch == " " or ch == "," or ch == ".":

       if word not in dic or dic[word] < head:

       if tail - head == m:

                      

       dic[word] = tail

       tail + = 1

       word = ""

       else:

       if :

       ch = chr(ord(ch) + 32)

       word += ch

      print("需要去外存查找",,"次词典")

  • 1. (2024高二下·嘉兴期中)  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依次输入9、2、8 、18、-1,则输出值是(   )

    A . 9 B . 18 C . -1 D . 2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