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东莞模拟) 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带正电,不带电。

  • 1. (2023九上·南山期中) 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若C球带正电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球一定带负电荷 B . B球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C . D球一定带正电荷 D . B、D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 1. (2024·光明模拟)  如图为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图,束缚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现用丝绸摩擦橡胶棒,然后将该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发现它们相互排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轻质小球一定带负电 B . 轻质小球可能不带电 C . 丝绸和橡胶棒摩擦过程中,丝绸会得到电子 D . 丝绸和橡胶棒摩擦后,丝绸和橡胶棒带同种电荷
  • 1. (2024·英德模拟)  新能源汽车电池中锂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组成,这两种电荷相互(选填“吸引”或“排斥”)。行驶中,锂电池先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由电能转化为能。
  • 1. (2024九下·珠海)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会带电,摩擦起电的本质是 (选填“电荷的转移”或“创造了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是因为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 电子。
  • 1. (2024·安新模拟) 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 V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就制成了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将待检验的物体靠近铝箔条的一端,发现铝箔条向物体偏转,则说明该物体(  )

      

    A . 带正电荷 B . 带负电荷 C . 不带电 D . 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 1. (2023九上·惠来期中) 如图甲所示,两个验电器A和B,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用手捏住塑料使铜棒同时接触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验电器B的金属箔张角变大,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从A到B B . 塑料是绝缘体,不能摩擦起电 C . A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它失去电子 D . B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异种电荷
  • 1. (2024九下·鄱阳模拟)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小球水平向右运动,当它们运动到带正电荷的静止圆球附近时,两小球的运动方向都随即发生了改变。请你判断两球的带电情况:甲球,乙球(均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一定带电”)。

  • 1. (2024九下·鄱阳模拟)  生活中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这些实验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1. (1) 如图甲、乙所示,在2个相同的透明的饮料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则(选填“水位高”或“水位低”)的瓶子发出的音调更高;
    2. (2) 如图丙所示,往塑料瓶里倒入适量热水并晃一晃,然后把热水倒出,迅速盖上瓶盖,过一会儿瓶子变瘪了,证明了的存在;
    3. (3) 如图丁所示,把塑料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吸管在右侧沿平行于瓶身方向吹气,会看到瓶子向运动;
    4. (4) 如图中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瓶能吸引碎纸屑。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吸”字相同的是____;

    5. (5) 再以塑料瓶为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说明你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不能与上述及下表的示例相同)。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物理知识

      示例

      用力捏瓶子

      瓶子会发生形变

      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你的设计




  • 1. (2023九下·广州月考)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再用C棒去同时接触A、B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 . C棒与其手柄D均为导体 C . 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电子是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D . 当C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5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