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新化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电动起重机将2000N的货物在20s内匀速提高12m,起重机对货物做的有用功是J;穿过起重机动滑轮的钢丝绳处于竖直方向,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则钢丝绳的拉力为N,钢丝绳的提升功率为W。

  • 1. (2024九下·雷州月考)  如图所示,工人用300N的拉力,在12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2m。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

  • 1. (2024·英德模拟)  重力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方式,它通过提升或放下重物实现能量的储存或释放,能量转化过程如图甲所示,其中输出电能与输入电能之比为重力储能系统的综合效率。重力储能可有效提升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如图乙所示为某风力发电的重力储能综合项目,其中单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平均发电功率为1600kW,某次风能充沛时,系统利用风能发电的富余电能,将2个质量均为30t的重物从地面提升至30m的高度处,实现能量储存,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g取10N/kg)。

    1. (1) 重力储能实质上是将能量以能的形式储存起来;
    2. (2) 如图乙中单个风力发电机组发电1h平均产生的电能是kW·h,若某电动汽车每行驶2km的路程需消耗0.4kW·h的电能,以上电能可供该电动汽车行驶的路程是km;
    3. (3) 储能系统将2个30t重物匀速提升至30m高处的过程中,系统对重物所做的功是J;
    4. (4) 储能系统将2个30t重物从30m高处放回地面的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为 , 则该过程的发电效率是,若该重力储能系统的综合效率72%,则该系统的富余电能提升重物的效率为
  • 1. (2024·珠海模拟)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10N的空吊篮,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60N。质量为50kg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g=10N/k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动滑轮的重力为9N

    ②1~2s内拉力F的功率为2W

    ③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约为81.8%

    ④用此装置匀速提升50N的货物时,小张对地面压力为470N

    A . ①④ B . ③④ C . D . ②③④
  • 1. (2024·长沙模拟) 小明关注长沙楼房坍塌救援现场用到了起重机,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模型装置,虚线框内是由两个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的滑轮组。利用该滑轮组提升质量为27kg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00N。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中动滑轮重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 (2024八下·南昌月考)  一辆质量为的汽车陷入泥潭中,救援队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拉动汽车移动2m,汽车移动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车重的倍。()求:

    1. (1) 绳头需要拉动多少距离?
    2. (2) 汽车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3. (3) 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才能拉动汽车?
  • 1. (2023九下·广州月考)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15N的空吊篮,绳子B(动滑轮与吊篮A连接的绳子)和绳子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50N。质量为50kg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常数g取10N/k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动滑轮的重力为9N B . 第1~2s内拉力F的功率为20W C . 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可达100% D . 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80N的货物
  • 1. (2024·玉山模拟)  小明用F1和F2以图示甲、乙两种方式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甲图和乙图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图中所有滑轮等重,物体的重10倍于滑轮,且不计绳重和摩擦,在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  )

    A . F1<F2 B . C . 甲的总功等于乙的总功 D . 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 1. (2024·新疆模拟) 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质量为57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4m/s,动滑轮的质量为3kg,忽略绳重和摩擦,则(   )

    A . 经过10s建筑材料被提升4m B . 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N C . 经过10s工人做的有用功为2280J D . 此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 1. (2024·新疆模拟)  小畅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时,拉力F恰好相等。已知物体A重45N,每个滑轮重9N,甲滑轮组效率为75%,两滑轮组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值相同。求:

    1. (1) 拉力F的大小;
    2. (2) 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值;
    3. (3) 物体B的重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