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佳木斯模拟)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位于( )
    A . 青海省 B . 西藏自治区 C . 四川省 D . 云南省
  • 1. (2024八下·岫岩月考)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读青藏地区简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三江源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2. (2)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原因是( )
    3. (3) 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种植业区,其发展农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 1. (2024八下·牡丹月考)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主题一探秘雪域高原

      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④河流注入

    2. (2) 主题二解码高原农业

      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自然保护区。

    3. (3) 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和小麦,该谷地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4. (4) 主题三寻访特色民俗

      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密切,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5. (5) 在当地特色民居(填民居名称)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降水/mm
  • 1. (2024八下·仙桃月考)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2) 下列关于图中阴影区域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
  • 1. (2024八下·蚌埠月考) 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2) 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是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区( )
    3. (3) 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三江源地区。下列河流不是发源于该地区的是( )
  • 1. (2024八下·汝南模拟) 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下图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照片一和照片二反映的是两地区科学考察的场景。任选其一,判断照片的拍摄地,说出理由。
    2. (2) 适合青藏科考的时间段是,适合南极科考的时间段是。(单项选择)

      A.11月一次年4月        B.5-8月        C.全年

    3. (3) 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寒冷,但成因不同。青藏地区主要是由于高,南极地区主要是由于高。
    4. (4) 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①—④表示气候变化对两个地区环境的不同影响,将数字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海冰、冰盖面积变化;②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③“亚洲水塔”水量变化;④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

  • 1. (2024八上·腾冲期末) 青稞被誉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粮食”,西藏拥有3000多年种植青稞的历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稞耐寒性强,生长期短,高产早熟,在最暖月平均温接近10℃、日均温高于5℃的延续日数仅120天的高寒地区,青稞仍能正常生长发育。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西藏粮食产量达到107.3万吨,其中青稞产量达83万吨,平均亩产达380公斤,青稞产量、单产创历史新高。

    材料三:“西藏地区青稞分布示意图”、青稞示意图。

    1. (1) 结合青稞生长习性,推测青稞生长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是我国该省区(少数民族)人民的主粮,该少数民族多信奉(宗教)。
    2. (2) 青稞集中分布在西藏地势较低的地区,该地区适合种植青稞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3. (3) 西藏地区地广人稀,有人建议在西藏地区大规模开垦荒地发展种植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 1. (2024八下·靖江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冬虫夏草是三江源地区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药材。三江源地区每年接待游客的数量达上千万人次。

    材料二:下图为三江源地区位置及主要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发源于山脉。
    2. (2)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3. (3) 三江源地区冰川广布,反映了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
    4. (4) 图中途径三江源地区的铁路A是铁路。
    5. (5) 在三江源地区旅游,游客们可以品尝高原特有农作物酿的酒。
    6. (6) 有关三江源地区的未来发展,最适合的做法是____。
  • 1. (2024八下·沛县月考)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扬长避短、因地制立地实行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读图1、图2、图3.回答下列问题。

    图1我国部分地理区域图   图2 D岛   图3 E区域图

    1. (1) 图1中E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为;B区是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2. (2) A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气候原因是。近年来“高原绿了,农民富了。”请说明黄土高原治理的治理措施:(至少2条)。
    3. (3) D区城镇主要分布在。E区城镇主要分布在的绿洲上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
  • 1. (2024八下·兴化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①、②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2. (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该区域优良畜种被誉为“高原之舟”。
    3. (3) 青稞是藏民的主粮,由于青藏地区昼夜温差,日照时间长,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穗大粒饱。制约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