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泊头期中) 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青藏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或草地)。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是不足。
    2. (2) 图中面积较大的阴影部分是自然保护区,它位于省的南部。字母B代表的河流是
    3. (3) 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它们都具有耐的特点。
    4. (4) 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路》,这条神奇的“天路”指的是铁路。起止点分别是,它被称为“天路”的原因是
  • 1. (2024八下·泊头期中) 牦牛粪被称为“高原圣火”,晒干后作为传统燃料被青藏地区牧民广泛用于烧火做饭。如今,为了助力“碳中和”,它正逐渐被清洁能源替代。左图为牦牛粪的晾晒景观图片,下图为青藏地区主要清洁能源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牦牛粪( )
    2. (2) 青藏地区的清洁能源主要是( )

      ①煤炭        ②太阳能        ③地热能        ④石油

      ⑤水能

    3. (3) 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拔高,光照强                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③气温的日较差小                ④空气稀薄,降水丰富

  • 1. (2024·石家庄模拟) 日喀则素有“世界青稞之乡”美誉,该地全面推进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图为日喀则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日喀则成为“世界青稞之乡”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2. (2) 日喀则推进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 1. (2024七下·孝感期中)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目前,成都至雅安段和林芝至拉萨段已建成通车,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有关川藏铁路沿途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2) 川藏铁路绝大部分路段位于青藏高原,当地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 1. (2024七下·孝感期中) 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上海某中学的同学们利用寒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图为该中学的研学路线。

    结合上图和材料,完成(1)~(6)题。

    1. (1) “穿越中国之旅”依次经过了我国的个地理区域,甲分界线是(山脉)—(河流)一线,决定界线甲的主导因素是
    2. (2) 同学们第一站来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当地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____。

      ①重工业基础好       ②气候优越        ③交通发达       ④矿产资源丰富      ⑤土地资源丰富

    3. (3) 同学们在长春—朱日和—吐鲁番线路享受了很多当地的特色饮食,比较发现这三个区域的农业类型不相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4. (4) 吐鲁番盆地特有的古老地下引水工程。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含糖量极高,品质优良的原因是
    5. (5) 到拉萨之后,同学们发现他们带去的食品袋“发胖”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6. (6) 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藏传佛教圣地,品尝了当地特有的酒。
  • 1. (2024八下·袁州月考) 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含盐量极高,湖底有石盐层,湖面光滑平整能映射天空之景,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下图示意茶卡盐湖位置及“天空之镜”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茶卡盐湖位于我国( )
    2. (2) 下列有利于茶卡盐湖形成“天空之镜”的是( )

      ①水质洁净                ②晴天多,光照强

      ③湖底有石盐层                ④风力大,湖面波光荡漾

    3. (3) 游客进入茶卡盐湖景区内需穿着塑料鞋套,旺季时一天要清理出十多吨垃圾。为保护茶卡盐湖自然环境,应提倡( )

      ①景区限制每日游客流量                ②游客租赁可再生环保鞋套

      ③永久关闭茶卡盐湖景区                ④游客自觉提高环保意识

  • 1. (2024·湖南模拟)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西藏的春天是从林芝开始的,每年的三月中旬开始,当连绵起伏的群山还披着厚厚的白色雪衣,位于藏东南的林芝桃花开始争相斗艳,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3200米的河谷地带。

    材料二:青藏地区图、林芝雪山桃花景观图。

    1. (1) 图中甲是山脉。
    2. (2) 雪山广布反映了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三月林芝桃花开,林芝的春天比西藏其它地方来得早的主要原因是
    3. (3) 随着四川雅安到林芝的铁路开工建设,将来川藏铁路开通,对当地旅游业的有利影响是
    4. (4) 林芝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等,当地农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1. (2024八下·苍溪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我国是一个湿地大国。

    材料二下图是青藏地区和东北三省大面积的湿地分布示意图。

    1. (1) 甲图中①处的铁路线是铁路。该铁路线穿越在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
    2. (2) 青藏地区天然草地广布,适宜发展业,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也有青稞等种植业分布,这种农业被成为“农业”。
    3. (3) 青藏地区海拔较高,东北三省纬度较高,两地农作物都主要为一年熟。
    4. (4) 甲图中有“中华水塔”之称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5. (5) 乙图中②处山脉是,该山脉东侧黑土广布、沃野千里,适合发展业。
    6. (6) 湿地面积锐减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 1. (2024八下·苍溪期中) “最美的诗和远方就在青藏”,随着进出藏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青藏高原开始成为国内外游客理想中的旅游胜地。下图为“青藏高原示意图”和“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除南、北两极之外的“第三极”,其原因主要是( )
    2. (2) 漫步于拉萨街头,你惊奇的发现白天人们把藏袍脱掉一袖或双袖,扎于腰间,太阳下山后又将两个袖子穿上,原因是( )
    3. (3) 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
    4. (4) 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沿线地区( )

      ①旅游业的兴起②资源的开发③动植物的迁移④文化的交流⑤交通的发展⑥气候的改变

  • 1. (2024·玉林模拟) 2018年11月,西藏中部电力联网工程竣工投入运行。该工程起于芒康县,止于桑日县,连接我国西南电网,彻底结束了西藏中东部地区电网孤网运行、缺电的历史。下图示意西藏中部电力联网工程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将位于四川、云南的西南电网通过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往林芝输送的主要电力来源是(   )
    2. (2) 西藏中部电力联网工程线路走向主要考虑(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