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天桥模拟) 济南南部山区滑雪场在银装素裹的冰雪天地里,让大小朋友开心畅玩。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滑雪场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将水喷出形成“白雾”,然后“白雾”变成“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 凝华 B . 凝固 C . 升华 D . 液化
  • 1. (2024九下·天桥模拟) 中华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之间没有斥力 B .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光滑瓷砖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 . 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液化 D .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1. (2024九下·聊城模拟)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赴冰雪盛宴,园内城堡,滑梯等都是由冰块雕琢而成,地上还积了厚厚的雪,路两边是美丽的雾凇,下列有关现象的形成中是吸热的是(  )
    A . 雾凇的形成 B . 雪的形成 C . 冰的形成 D . 冰冻的衣服晾干
  • 1. (2024九下·广东模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有出色制冷作用的液氮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和医疗行业。在常压下 ,液氮的沸点约为- 196 ℃ ,因此在常温下的液氮会发生 ( 填写 物态变化的名称) 现象 ,迅速 ( 选填“ 吸收”或“放出”) 热量 ,达到制冷的效果目的 ;如图所示 ,是火爆全网的“ 网红液氮冰淇淋”,冰淇淋周围弥漫着大量的“ 白气”,这些“ 白气”的实质是浮在空气中的 (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

  • 1. (2024九下·长春模拟) 《诗经•国风》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流传甚广。形成“露”的物态变化是(       )
    A . 液化 B . 汽化 C . 熔化 D . 升华
  • 1. (2024九下·霍邱模拟) 如图所示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吸收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 1. (2024九下·菏泽模拟) 黄海海面上出现了白茫茫的“海浩”现象(如图所示)。“海浩”现象是指低温条件下,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海水蒸发为水蒸气后,遇到冷空气迅速凝结为小冰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海面上“白茫茫”的是水蒸气 B . 海水蒸发是液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C . 小冰晶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 . 凝结成小冰晶的过程放出热量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小明所在学习小组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1)该实验需要冰受热均匀,所以采用碎冰并且用加热试管内的冰;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冰的和温度变化,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由图乙可读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3)小明根据数据作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结合实验过程和实验目的可知:

    (4)小明又用图甲的装置探究蜡块的熔化规律,收集的数据如图丁所示,小明查资料可知蜡块是非晶体,出现这种情况可是原因导致的。(蜡始终没有沸腾)

  • 1. (2024九下·鄄城模拟) 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晶莹 C .    霜挂枝头 D .    千里冰封
  • 1. (2024九下·湖南模拟) 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被水蒸气烫伤,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将未吃完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B . 水蒸气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吸热 C . 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 . 白霜属于非晶体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