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陇县模拟)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时,某时刻试管内的物质温度为℃;

    (2)如图-2所示,一只三端开口的T形玻璃管,当从B端向管中吹气时,A处管中的水面会(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已经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为17g,如图-3所示,鹅卵石的体积为cm3 , 可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kg/m3

  • 1. (2024八下·陇县模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现象。(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1. (2024八下·陇县模拟) 陕西省富平县是中国柿子之乡。如图所示,富平柿饼具有个大、霜白、底亮、质润、味香甜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柿饼的质量约为200mg B . 晒制柿饼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柿子的内能增大 C . 柿饼上的“白霜”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 新鲜的柿子经过加工变成柿饼后质量不变
  • 1. (2024九下·祁阳模拟) 祖国大地幅员辽阔,2024年2月,我国中北部地区有美丽的雾凇景观,如图1所示。南方部分城市却出现“回南”现象,导致墙壁等“出汗”,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雾凇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 . 墙壁等“出汗”是熔化现象 D . 墙上小水珠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融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

       

    (1)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

    (2)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A图象,由此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图中B图象;

    (4)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C图象;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 . 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 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 1. (2024九下·云南月考) 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叶子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图乙中,清晨河面白雾是液化现象 C . 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图丁中,晾晒湿的衣服是升华现象
  • 1. (2024九下·深圳模拟) 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海波、石蜡、电热水壶和水、两只试管、铁架台、2个温度传感器进行实验,温度传感器测量出两种被测物体的温度,并在电脑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曲线(选填“A”或“B”)是石蜡的温度变化图像,你判断的依据是

    (2)电热水壶可以调节功率控制水温一定,选择控制水温为(选填“40℃”或“60℃”)更合适,原因是

    (3)图像B中,0~2min的温度变化速度比5~7min的温度变比速度要快,可以说明以下哪个观点

    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同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吸热的快慢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的比热容不同

  • 1. (2024九下·深圳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甲中的波形图可知,两个声音的音色与响度相同 B . 图乙中,超声波牙刷能去除牙垢,是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 C . 图丙中,煮沸的水冒出滚滚“白气”,这是气化现象 D . 图丁中,该汽油机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且为汽车提供动力
  • 1. (2024九下·玉溪模拟) 春节期间,某学校开展了“寻根问源,记住年味“的活动。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晒的“年味”照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玉润饱满的汤圆中飘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 . 图乙中,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飘飘,说明分子静止不动 C . 图丙中,与盒子摩擦引燃的“擦炮”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D . 图丁中,刚上桌继续沸腾的砂锅米线,说明沸腾不需吸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