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下·东莞模拟) 在图中做出为使杠杆ABC平衡所需要的最小动力;一个物体重为20N,把它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压力为10N,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 实验。同学们的课桌,桌面的面积为0.25m2 , 若大气压为1×105Pa,则桌面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N。
  • 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小明寒假外出游玩,在榕江高铁站看到很多人利用手推车手推车载物面水平搬运行李箱如图所示 , 请在图中画出手推车和行李箱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李箱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行李箱的重心为

  • 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榕江民中某实验小组在学习完液体压强有关知识后,物理小组的同学们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压强计。将该压强计浸入水中,橡皮膜将选填“上凹”或“下凸” , 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细玻璃管中液柱会选填“上升”或“下降”。使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观察液柱变化时现象不是很明显,为了使现象更明显,细玻璃管中液体可选用选填“盐水”或“酒精”更合适。

  • 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回来时帮妈妈提袋子,发现手被较重的塑料袋提手勒得发痛,而把塑料提手展开一些就舒服点,为此小明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受力面积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小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肥皂和海绵进行了下列实验。

    1. (1) 小明将两块相同的长方体肥皂以图甲、乙两种方式分别放在水平放置的海绵上。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 (2) 接下来小明和同学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们的操作方案是:给出一种方案即可
    3. (3) 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将图乙中的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取走小块肥皂,若剩余的大块肥皂对海绵的压强为 , 图乙中的肥皂对海绵的压强为 , 则 选填“”“”或“
    4. (4) 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起他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人们通过一片沼泽时,在双脚下各绑了一块薄木板。请你解释一下这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关于下列生活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 . 拦河坝下宽上窄,是因为水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小 C . 当人吸气时,外界的大气压比肺泡内的气压小 D . 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利用了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的原理
  • 1. (2023九下·东莞模拟) 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图所示,医用外科口罩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口罩体的长度约为175mm B . 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50g C . 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 . 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如图所示,下列与浮力有关的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向杯中不断加盐,鸡蛋将下沉 B . 图乙中,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 C . 图丙中,潜水艇靠改变浮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D . 图丁中,同一支密度计静止在不同液体中,A中液体的密度小于B中液体的密度
  • 1. (2023九下·东莞模拟) 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捏成船形再放入水中(整个过程橡皮泥质量不变),它会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乙所示。两次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p , 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V、V , 浮力分别为F、F , 排开水的质量分别为m、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p B . V>V C . F=F D . m<m
  • 1. (2023九下·东莞模拟) 高铁站台地面上的黄色安全线提示乘客不要越过,因为列车驶过时,会使列车与乘客之间的空气流速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压强减小,产生压强差,十分危险。一个篮球的重力为6N,体积为7×10-3m3 , 用细绳将这个篮球固定在水下(如图),此时绳子拉力 N,剪开细绳的瞬间,篮球将 (选填“上浮”或“下沉”)。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