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惠州二模) 小美在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时发现,物体浸没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由此大胆猜想能否把弹簧测力计设计成一个简易液体密度秤?利用题图甲、乙所示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已知物块的体积是

    1. (1) 图乙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为N,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
    2. (2) 小美通过多次实验,得到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被测液体密度的函数关系,如图丙,发现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 (3) 根据甲乙丙图像的分析,小美将图乙装置改装成一个液体密度秤,对刻度进行重新标度,即液体密度秤的零刻度应标在N处.此时,物体是中的(选填“在空气”或“浸没在某种液体”).
    4. (4) 此实验材料测得的待测液体密度应不超过
  • 1. (2024八下·娄底月考) 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N,木块重力为N。(g取10N/kg)

       

  • 1. (2024八下·娄底月考) 如图所示,小黄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铁块、烧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如下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1)由图可知,实心铁块的重力是N;

    (2)实心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是N;

    (3)从图(c)到图(d)的过程中,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d)、(e)两图可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

    (5)若(e)图中烧杯的底面积是25cm2 , 物体浸没入液体前后,液体对容器底压强变化了Pa。(g取10N/kg,

  • 1. (2024八下·娄底月考) 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且两杯液体的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B . 鸡蛋排开两种液体的质量关系为 C . 鸡蛋受到两种液体的浮力关系为 D .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 1. (2024八下·娄底月考) 如图所示,气球在空中从A到B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气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 1. (2024八下·娄底月考) 下列有关一名中学生的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体重50牛 B . 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 C . 潜水时所受的水的浮力500牛 D . 从一楼走到五楼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500瓦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如图,重为200N的正方体形薄侧壁玻璃槽,底面积为 , 放在水平台面上,向槽中加水至水深0.4m()。

    (1)求水对玻璃槽底部的压强和槽底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2)将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物块轻轻放入水中,当其静止时,测出该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4cm,求该物块的密度;

    (3)用力垂直向下作用在物块的上表面,使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cm并保持静止,求此时力F的大小。

  • 1. (2024·沅江三模)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 (1) 由图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2. (2) 分析乙、丙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有关;
    3. (3) 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为kg/m3
    4. (4) 分析丙、丁两图,比较水对烧杯底的压强p和某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则p p(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 (2024·佛山二模)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铜壶滴漏

    铜壶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如题22图甲所示,早期的铜壶滴漏由一只播水壶和一只受水壶组成,受水壶上固定一把铜尺,铜尺上刻有十二时辰,受水壶里放置一个浮舟,浮舟上装一支浮箭。当水从播水壶滴入受水壶后,受水壶中的水位升高,浮箭被慢慢托起,古人根据浮箭上端在铜尺上对应的刻度就知道当时的时间了。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其中子时代表 23:00~1:00,丑时代表1:00-3:00,寅时代表3:00~5:00……以此类推。

    由于播水壶水位下降会导致滴水速度发生变化,后人对铜壶滴漏进行了改良,将播水壶由原先的一只增加到三只(如图乙所示),分别称为日壶、月壶和星壶,自上而下依次放置在阶梯式座架上。钢壶滴漏中的每个壶都有盖,下面三个壶盖中还有圆孔承接上壶嘴滴漏的每一滴水。使用时,定时给日壶补水,确保星壶始终处于满水状态,一昼夜恰好能将受水壶滴满。

    1. (1) 若浮舟的重力为G,浮舟在受水壶中所受的浮力为 Fn. 随着受水壶水位的升高,G F,(选填“>""=”或“<"),浮舟浸在水中的深度
    2. (2) 正常使用铜壶滴漏时,请把星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在图丙中表示出来
    3. (3) 以下为早期铜壶滴漏的铜尺标度,关于“子"“丑”“寅”三个时辰刻度的大概位置正确的是

    4. (4) 铜壶滴漏经过改良后,铜尺上刻度是均匀的.相邻刻度线间隔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5. (5) 若铜壶滴漏受水壶容积为V,如果从星壶底部流出的每一滴水的体积为,则从星壶底部平均每分钟能流出水.(写出表达式)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