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1. (1) 如图所示,一轮船从闸室驶向下游,这时打开阀门B,使闸室和下游形成一个.

    2. (2) 铁制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是因为将其做成,增大其所受的浮力;若该轮船的排水量为10万吨,则轮船满载时所受浮力为N;(g取 10N/kg)
    3. (3) 轮船使用的是大功率的柴油机,它的效率比汽油机,柴油机工作时除了做功冲程提供动力,其它三个冲程是由飞轮的来完成。
  • 1. (2024九下·汕头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入装着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同规格溢水杯中(放入后两球均能浸没).用两个相同的小桶分别收集溢出的两种液休(小桶均未洞出),测出它们的质量相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桶内甲液体的体积等于乙液体的体积 B . 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 . 小球A和B所受到的浮力相等 D . 小球A所受到的浮力小于B所受到的浮力
  • 1. (2024·安徽) 某兴趣小组要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设计了如下方案:将装有适量细沙的薄壁圆筒,缓慢竖直放入盛有适量水的、水平放置的M长方体透明薄壁容器中,待圆筒静止后,在圆筒上对应水面的位置标记一点A,并在长方体容器上标出此时的水位线MN(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待测金属块用细线悬挂在圆筒下方,缓慢竖直放入水中,圆筒静止后(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底部),在长方体容器上标出此时的水位线PQ(如图乙所示);再向长方体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圆筒上的A点与MN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丙所示)。测出PQ与此时水面的距离为h1 , 与MN的距离为h2。若圆筒的底面积为S,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为4S,A点到圆筒底部的竖直距离为h,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已知ρ和g。

    1. (1) 求图甲中圆筒和细沙总重力G的大小(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 (2) 求金属块的体积V(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 (3) 若h1=0.07m,h2=0.03m,ρ水=1.0×103kg/m3,求金属块的密度ρ
  • 1. (2024·上海) 如图1所示,将盛有液体的容器甲、乙两容器竖直放在水平面上。甲中液体未知,乙中液体为水,容器的质量和厚度都忽略不计。

    1. (1) 若甲容器中液体质量为1.2kg,受力面积为1.2×10-3m2 , 求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2. (2) 若乙容器中水的质量为1.5kg,求乙中水的体积V
    3. (3) 如图2所示,若在乙容器中再加入一定水,则此时水的深度为0.2米,将容器乙放进容器甲中,容器甲的水面比容器乙的水面高0.05m。求此时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 1. (2024·上海) 小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悬空拉着一个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他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器的示数变为2.0牛,则浮力的大小是牛,方向为;若将物体继续向下移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 1. (2024·云南)  如图,木块静止在水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 1. (2024·遂宁)  遂宁大英的卓筒井被誉为“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从井中提取盐卤水是制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装置如甲图所示。某科创小组制作了一个模型来模拟提取过程,如乙图所示,图中的竹制汲卤筒顶端开口,底部装有硬质单向阀门;竹条具有韧性,对汲卤筒可以产生压力或拉力。汲卤筒在盐卤水中下降时单向阀门绕O点转动打开,盐卤水进入筒中;当汲卤筒上升时,单向阀门绕O点转动关闭。已知汲卤筒的高2m,质量2.4kg,密度 , 盐卤水的密度(汲卤筒底和阀门厚度及质量不计;g取)。求:

    1. (1) 汲卤筒实心部分的体积;
    2. (2) 汲卤筒浸没在盐卤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3. (3) 汲卤筒浸没在盐卤水中静止时,竹条对它所施加力的大小和方向;
    4. (4) 取出装满盐卤水的汲卤筒后,在竖直状态下,要将阀门刚好顶开至少需用多大的力(筒的取水口与单向阀门均看作面积为的圆形;盐卤水对阀门压力的作用点等效在阀门圆心处)。
  • 1. (2024·遂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当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舰载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比机翼下方的流速大,于是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强(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空气压强,这个压强差就使飞机获得了升力。
  • 1. (2024·遂宁) 如图所示,一小球静止在水面上。请作出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 1. (2024·宜宾) 如图所示,两个不吸水的实心小球甲和乙,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静止后,甲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乙与容器底部接触,细线被拉直。已知甲的重力为4N,甲受到的浮力为8N,甲、乙的体积之比为2:1,甲、乙的密度之比为1:6,水的密度为 , 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线对甲的拉力为4N B . 乙受到的浮力为4N C . 甲的密度为 D . 容器底部对乙的支持力为4N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