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南宁模拟) 用吸管“吸”饮料,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 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 B . 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上 C . 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D . 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能“吸”起纸屑
  • 1. (2024九下·宜昌模拟) 2023年5月28日,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中国人终于坐上了自己的大飞机。飞机起飞上升阶段,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变得稀薄,大气压不断,飞机(不含燃料)的惯性,飞机所受空气的浮力。(以上三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 (2024九下·南开模拟) 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m/s;标准大气压Pa。
  • 1. (2024九下·南开模拟) 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图乙是他绘制的温度和时间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 B . 水沸腾时,水中气泡越往上体积越小 C . 由图乙知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D . 水面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 1. (2024·临沂) 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氢内燃飞机原型机成功首飞.如图所示,正在匀速升空的原型机

    A . 机身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 B . 所受空气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 . 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比上方的小 D . 机舱外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 1. (2024八下·高邮月考) 以下是三种测定大气压的方法:

    (1)托里拆利实验中,如图1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m长玻璃管做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mm;一次物理课上,两组同学同时做托里拆利实验和水的沸腾实验,托里拆利实验小组正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0cm,则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小组测定的沸点将10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接着,小明用容积为V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如图2所示。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2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长度L。

    步骤四:根据表达式算出大气压强值。

    实验室有甲(横截面积0.5cm2)、乙两个注射器(横截面积2cm2),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实验时应选择注射器,理由是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

    (3)小明同学在学习完大气压强知识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气压计”,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玻璃瓶中,如图3所示:

    a.实验中通过细玻璃管内水上升的高度来判断外界气压的大小,细玻璃管内水柱越高,外界大气压强(选“越大”、“越小”或“不变”)。

    b.假如玻璃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 , 细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为h,则图外界大气压强为:p0=

    c.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时,把如图的装置从山顶移到山脚,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1. (2024八下·高邮月考) 小红从连云港到西藏旅游时,发现随身携带的食品包装袋变得鼓起来,这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袋内的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外部大气压的缘故。小红还了解到在西藏地区用普通锅煮面条不容易熟,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水的沸点比平原地区(选填“低”或“高”)。

  • 1. (2024八下·高邮月考) 利用一瓶矿泉水,我们可以探究很多物理问题:

    (1)如图(1)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装水的质量为g;

    (2)给矿泉水换一种瓶盖可以便于携带,如图(2)所示,瓶盖上有许多竖条纹,这是通过摩擦的,用食指捏一下瓶盖上方把手,如图所示,出现一个缺口,可以将矿泉水挂起来,松手后会自动闭合,则被压弯的塑料把手具有能。

    (3)小明将矿泉水如图(3)A、B两种方式放置,用手推A的上部,瓶会倒,而推A的下部,瓶会移动,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分别沿箭头方向向右吹A和向前吹B,发现B很容易被吹动,这说明

    (4)如图(4)所示,在瓶的a、b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在瓶中注满水,打开a、b两孔后观察到图示的情况,这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侧壁)有压强。若盖紧瓶盖,只在a处扎一个小孔,则瓶内的水(会/不会)有水喷出。小明用喝完的矿泉水瓶又做了如图(5)所示的一个实验,发现纸片和水不会落下,这实验证明了的存在。

    (5)小明想测出了一个瓶身竖直而没有标签的矿泉水瓶的容积。他用刻度尺测量瓶的高为L,瓶底的直径为D,往瓶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L1 , 堵住瓶口,将瓶倒置后测出水面与瓶底的距离L2 , 如图(6)所示,由此他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

    A、πD2L       B、πD2(L-L1)       C、πD2(L1+L2       D、πD2(L1-L2

  • 1. (2024八下·高邮月考) 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 饮料通过吸管被“吸”进嘴里 B . 表面光滑的两个铅块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C . 干手搓开的新型料袋“吸”在手上 D . 行驶中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 1. (2024八下·高邮月考) 以下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空气的密度是1.29g/cm3 B .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kg C . 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D . 一枚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0.5N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