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东莞会考)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易产生亚硝酸盐,较高浓度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编号

    盐水浓度

    不同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mg/kg)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

    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

    6%

    1.2

    5.5

    4.0

    1.8

    1.2

    1.2

    3号坛

    8%

    0.5

    2.0

    1.8

    1.6

    1.5

    1.2

    1. (1) . 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2. (2) . 对于上述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 1. (2024·东莞会考)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脑神经细胞外沉积大量有神经毒性的β-淀粉样蛋白导致的。为了探究有氧运动对小鼠AD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多只AD小鼠均分为4组,第1组不运动,第2、3、4组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运动。五个月后与正常小鼠一起进行走迷宫实验,结果如图1.

    1. (1)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一种行为,神经发达的小鼠学习能力更强,走出迷宫经历的错误次数一般更(填“多”或“少”)。实验结果应取各组小鼠错误次数的值。
    2. (2) 本实验用的小鼠性别、年龄等应。图1结果显示,第组和第组小鼠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说明强度运动对小鼠AD有显著改善作用。
    3. (3) 科研人员在以上实验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他们检测上述小鼠的,得到图2所示结果。图2结果说明
  • 1. (2024·贺州模拟) 广西多地盛产柳叶菜花,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和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蔬菜大棚内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柳叶菜花植株平均分成5组,均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时测定各组菜花植株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分组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温度/℃

    35

    35

    35

    30

    24

    相对湿度%

    17

    28

    53

    53

    53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11.2

    16.1

    22.1

    23.6

    20.6

    1. (1) 上述实验中的第(填数字)组形成对照,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菜花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湿度越大,光合作用速率
    2. (2) 第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降低,光合作用速率
    3. (3)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本实验中共选择了150颗菜花,其目的是:。他们选择的菜花植株生长状态一致,均提供适宜的光照,是为了
  • 1. (2024·邵阳二模)  贝类养殖在海水养殖中规模最大,但海水贝类养殖中常有饵类微藻匮乏的问题,有人建议将水华治理种打捞的蓝藻脱毒后(藻毒素含量仅为3.378ug/g)用作饵料。那脱毒后的蓝藻粉能使海水贝类正常生长吗?探究过程如下:
    1. (1) 选择120个健康、活力较好硬壳蛤幼贝分为3组,分别投喂脱毒水华蓝藻粉、螺旋藻粉和盐藻粉(后两种是生产中常用饵料),其它条件应,实验时长一个月。其中投喂脱毒水华蓝藻粉的是组。
    2. (2) 3种实验饲料的营养成分如下表,脱毒水华蓝藻粉的有机物营养价值与更接近。

       组别

      营养

      成分

      水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脱毒水华蓝藻粉

      9.0

      55.07

      0.2

      1.10

      螺旋藻粉

      8.2

      65.07

      0.5

      0.36

      盐藻粉

      7.6

      25.29

      7.4

      0.31

    3. (3) 饲喂30天后,对幼贝贝壳的长宽高进行了统计分析(如下表)。

      组别

      壳长(厘米)

      壳宽(厘米)

      壳高(厘米)

      脱毒水华蓝藻粉

      17.8

      893

      15.39

      螺旋藻粉

      17.5

      8.87

      15.41

      盐藻粉

      17.9

      8.96

      15.77

      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根据实验,你认为脱毒水华蓝藻粉能否替代原本的藻类饵料长期使用?请说明理由
  • 1. (2022·游仙)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如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新增患者数目、累计患者数目、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测量法 B . 观察法 C . 实验法 D . 调查法
  • 1. (2024七下·东坡期中)  实验探究:某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 (1)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与食物中的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2. (2)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作用。
    3. (3)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哪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____。
    4. (4) 1号和2号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原因是
  • 1. (2024七下·合江期中) 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按照教材中取唾液方法:用凉开水将口腔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 ,约 3分钟后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2. (2) 步骤C中将两试管置于37℃水中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 
    3. (3) D步骤加入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是利用了淀粉的什么特性?
    4. (4) 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5. (5)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因为口腔中的(消化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6. (6) 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需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并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的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5℃的水中。
  • 1. (2024八下·合江期中) 家蚕饲养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的实验中选了一定数量大小、形状、颜色相近的蚕卵,平均分成三组放在三个相同的盒子里孵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组别

    蚕卵数(个)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率(%)

    90

    98

    68

    1. (1) 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 (2) 第③组蚕卵数应该设置为个。
    3. (3) 本实验的变量是,其他条件(如湿度、光照)等都应相同且适宜,因为探究实验需遵循原则,
    4. (4) 实验中所用的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多了这一个阶段。
    5. (5)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4七下·茂名期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去探究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4

    3

    1.1

    A . 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 B . 每组食物必须燃烧完全后再测量水温 C . 同质量的以上食物,大米中能量最多 D .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重复组
  • 1. (2024七下·金坛期中) 将一根鱼的肋骨浸入10%的盐酸中一段时间后,用镊子取出,并用清水漂洗、烘干,鱼的肋骨发生的变化是( )
    A . 变重、变硬 B . 变重、变软 C . 变轻、变软 D . 变轻、变硬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