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长沙模拟)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并与空间站组合体顺利对接。对接完成后,该飞船相对空间站是的,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是利用波来传递信息的。
  • 1. (2024·江阴一模) 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B . 地面 C . 旁边的山 D . 自行车
  • 1. (2024九下·邵阳模拟)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B . 划船的小伙伴 C . 流水 D . 河岸
  • 1. (2024九下·铜仁模拟) 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搭乘火箭飞向中国空间站,一起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飞船为参照物,火箭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1. (2024九下·孝感模拟) 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yǒu,指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和“人不觉”分别对应的参照物是(  )
    A . 舟、岸 B . 门窗、水 C . 岸、舟 D . 门窗、舟
  • 1. (2023九下·东莞模拟)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图,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笔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纸上写字,笔向右运行时笔毫向左弯曲,此时笔毫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从左向右写字时,以笔为参照物,手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1. (2024·巧家模拟) 2024年1月23日,力箭一号遥三商业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火箭加速上升,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火箭上升时,若认为火箭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1. (2024·博山模拟) (3分)在端午龙舟赛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看到观众是运动的,是以(选填“龙舟”或“河岸”)为参照物;在划船的过程中,船桨对水的作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船桨的作用力。画出船所受到的浮力。

  • 1. (2024·蒙阴模拟) 我国今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在这100次左右发射任务中,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近70次,将发射290余个航天器,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其中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已于4月25日20:59发射升空,随后与空间站的对接,神舟十七返回都顺利完成。
    1. (1) 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燃料推进剂选择热值的液体燃料。
    2. (2) 火箭发射前,发射台下的水池内需注入大量的水。点火升空时,发射台周围出现大量的“白雾”,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 (3)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4)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4月26日3时3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对接后,相对于天和核心舱,飞船是的。
    5. (5) 天宫空间站迎来了新的“家人”。天宫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通过传递信息。
    6. (6) 4月30日08时43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启程返航,踏上回家之旅。航天员在返航时,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
    7. (7) 随后的时间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即将出舱,出舱时航天员需要携带一个氧气瓶,如果瓶内氧气密度为 , 回舱时用去了三分之二的氧气,此时氧气罐中氧气密度为;与在地面上相比较,航天员的质量(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在太空中(选填“能”或“不能”)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 1. (2024·兰山模拟) 2024年3月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江新林在空间站机械臂的辅助下进行舱外作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正在进行舱外作业的航天员,身处太空,没有惯性 B . 正在进行舱外作业的航天员观察到的太阳是运动的 C . 飞船沿轨道绕地球飞行,运动状态不断的发生改变 D . 机械臂的功能类似于人的手臂,它们属于费力杠杆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