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眉山)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动频繁,地形以山地为主,东部全年降水丰富,西部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势较高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区东西两侧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2) 图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主要位于( )
    3. (3) 该区域要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

      ①地震

      ②寒潮

      ③滑坡、泥石流

      ④火山

  • 1. (2024·眉山) 慈竹适宜于生长在海拔1000m以下,年平均气温14℃以上,1月平均气温4℃以上,年降水量800mm以上地区。慈竹在眉山地区分布广泛,也是竹编的主要原材料。竹编产品主要分为生产生活用品(如晒席、扇、椅等)和工艺品(如花瓶、茶具、清明上河图等)。2008年6月7日,竹编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适宜于慈竹生长的气候特征是( )
    2. (2) 下列是小明据慈竹的生长习性推测的眉山自然环境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3. (3) 影响竹编工艺品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是( )
    4. (4) 发展竹编产业可( )

      ①使中华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②快速带动交通运输业发展

      ③将劳动者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④适度缓解当地劳动者的就业压力

  • 1. (2024·天水) 2023年某月,从吉林长春奔向海南海口的Z384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下图为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月份可能是( )
    2. (2) 造成Z384次列车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更换服装的主要因素是( )
  • 1. (2024·安徽) 春末夏初,我国某粮食主产区的作物自南向北渐次变成金黄色。驾驶收割机的农机手们从安徽省中部出发,带着乡村收获的喜悦,一路向北,描绘祖国丰收的画卷。下图示意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2. (2) 农机手们收割的粮食作物是( )
  • 1. (2024八下·湘桥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认识中国区域+工业+能源主题】

    材料一:“盐光互补”是将晒盐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在盐田上架设光伏组件,实现水上发电、水面晒盐、水下养殖的新型立体高效生产方式。该项目在输送绿电的同时,还能大力发展盐业、海水养殖、特色旅游业等,推进“盐、光、渔、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当地绿色能源结构转型,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

    材料二;在我国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天津市大力支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项目。2023年7月8日,位于天津长芦盐场的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朴”项目建成发电。该项目建成后,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

    材料三;表1为此项目部分资料表,图(a)为长芦盐场气温与降水量图,(b)为长芦盐场位置图。

    地点

    盐田面积(平方千米)

    最佳晒盐时间(月份)

    全年日照数(小时)

    一年发电量(亿度)

    一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

    长芦盐场

    1500

    3-5月

    2802

    15

    125

    1. (1) 列举两种“盐光互补”项目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2. (2) 说出长芦盐场晒盐最佳季节并从气候角度解释原因。
    3. (3) 分析“盐光互补”项目选址于长芦盐场的原因。
    4. (4) 简述发展“盐光互补”项目对华北地区的积极影响。
  • 1. (2024八下·湘桥期末) 2023年6月,“山河四省”成为网络新词组。下图(a)为“山河四省”示意图,(b)为石家庄气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特色农业主题】

    1. (1) 关于“山河四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 山东和山西是中国苹果主要产地。与山东相比,山西苹果更甜,主要因产地( )
    3. (3)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每年3-4月份播种,5—8月生长,9—10月采摘。该区生产棉花的优势条件是( )
  • 1. (2024八下·湘桥期末) 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下图为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河流与生态保护主题】

    1. (1) 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的变化是( )
    2. (2) 为减少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应重点治理的河段是( )
    3. (3) 根据黄河流域侵蚀面积变化,下列对黄河流域的推测,可信的是( )
  • 1. (2024八下·湘桥期末)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麦收时节,搭载了北斗终端的收割机在全国多地农田收割小麦。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划行驶路线,农民在夜间也可以精准收割小麦。图2(a)为我国部分地区小麦成熟时间图,(b)为地球公转轨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农业+地球运动主题】

    1. (1) 图(a)中小麦成熟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2) 江苏省麦收期间,夜间作业时间( )
    3.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参与小麦收割能够( )

      ①增加小麦种植面积                ②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④提高作业操作精度

  • 1. (2024八下·滑县期末) 进入冬季,哈尔滨和三亚迎来了旅游的旺季。下图为哈尔滨和三亚的地理位置和两地气候资料及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哈尔滨气候类型为,冬季气候特征是,哈尔滨的冰雕在露天里能够保存比较(填“长”或“短”)的时间。
    2. (2) 哈尔滨与三亚冬季气温差异(填“大”或“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3. (3) 2023年12月18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图首日游客爆满,开园不到三小时,预约人数已达4万人。在营销方面,哈尔滨市政府和旅游部门通过社交媒体、旅游网站和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同时,他们还积极与航空公司、酒店等合作,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和住宿服务。2024年元旦假期旅游数据显示,在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方面,哈尔滨都远超三亚。

      列举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旅游人数和收入超过三亚的主要原因。

  • 1. (2024八下·滑县期末) 2024年3月5日迎来惊蛰节气。雷是惊蛰这个节气中表现最显著的物候现象,初雷即:年中的第一声雷。下图为我国各地初雷日期统计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我国初雷日期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为( )
    2. (2) 唐代诗人元稹在(惊蛰二月节)中写道“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此景最可能出现在( )
    3. (3) 惊蛰过后,地球将运行到公转轨道的(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