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为了测量滑块和某种材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如下情景∶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半径为 , 最低点A与用待测材料制成的水平轨道相连,距离A处的B点有一个固定挡板。现将质量为的滑块由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静止释放,滑块仅通过A点一次与挡板碰撞后停在距B位置处,滑块和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1. (1) 滑块到达圆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 (2) 滑块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 1. (2024高三下·仁义月考)  如图所示,A物体质量为2m , B物体质量为m , 用一轻绳相连,将A用一轻弹簧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 弹性势能为Ep , 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且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现将悬线剪断,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物体的(  )

    A . A物体上升时速度最大 B . A物体上升时速度最大 C . 最大动能为 D . 最大动能为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一传送带倾斜放置,其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 传送带顺时针匀速率运转,速度大小。传送带上表面PQ两点间的距离时刻,物块1以初速度从Q点滑上传送带向下运动、物块2以初速度从P点滑上传送带向上运动,经过时间 , 物块1、2在传送带上M点(图中未画出)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物块1的质量 , 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2的质量 , 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

    1. (1) 求P点到M点间的距离
    2. (2) 求物块2从0时刻到离开传送带经历的时间t;
    3. (3) 从0时刻,到两物块恰好要相碰,求传送带多消耗的能量
  • 1. (2024高三下·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为、长度为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可视为质点的木块放在木板最左端,木块与木板动摩擦因数为 , 其他摩擦均不计。在水平面上长木板的右侧静置一质量为、上表面为圆弧的小车圆弧半径为R,圆心角为。质量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放在小车上。令木板和木块以共同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随后木板与小车发生弹性碰撞仅考虑小车发生一次碰撞 , 碰撞时间极短。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
    1. (1) 木板与小车发生弹性碰撞后的瞬间,求小车的速度大小;
    2. (2) 最终稳定时,求木板的速度大小;
    3. (3) 若小球刚好可以从小车上掉落,求小车上圆弧半径R的大小。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如图所示,半径的粗糙圆弧轨道同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上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下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C点右侧的粗糙水平面上,紧挨C点静止放置一质量为的木板,木板上表面与C点等高,木板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的物块。另一质量的物块从A点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之后与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后拿走),最终刚好未从木板M右端滑下。已知AO的竖直高度 , 物块B点运动到C点克服摩擦力做功4J,物块与木板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两物块均可视为质点, , 不计空气阻力,当地重力加速度取。求:

    1. (1) 物块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 (2) 物块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3. (3) 木板的长度L
  • 1. (2024高三下·威宁模拟) 如图所示,PQ为光滑水平面,QN为粗糙水平面,两者之间平滑连接。两物体AB并排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PQ上,它们的质量M均为0.5kg。一颗质量的子弹以的水平速度从左边射入A , 射出A后继续进入B中且当子弹与B保持相对静止时,AB都还没有离开光滑水平面。已知子弹在物体AB中所受阻力相同且一直保持不变,A的长度为A离开光滑水平面后在QN粗糙水平面内位移为.ABQN间的动摩擦因数μ都为0.1,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1. (1) 求物体A和物体B离开光滑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2. (2) 求子弹在物体B中穿过的距离
  • 1. (2024高三下·凉山模拟)  如图所示,长L=7m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5m/s顺时针转动,其端点AB与光滑水平台面平滑对接。平台左侧锁定弹簧的弹性势能EP=3.2J,质量m1=0.1kg的物块甲紧靠弹簧右端放置,物块甲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平台右侧固定一倾角为53°,高为h=0.55m的光滑斜面(平台与斜面平滑连接),平台上还固定有上表面光滑的水平桌面,桌面左端依次叠放着质量为m3=0.1kg薄木板和质量为m2=0.2kg的物块乙,物块乙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桌面上固定一弹性竖直挡板,挡板与木板右端相距x0=1.0m,木板与挡板碰撞会原速率弹回。现解除锁定,物块甲与弹簧分离后滑上传送带向右运动,离开斜面后恰好在最高点与物块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物块乙始终未滑离木板。物块甲、乙均可视为质点,g=10m/s2 , sin53°=0.8,cos53°=0.6,求:

    1. (1) 物块甲滑到传送带上A点的速度大小;
    2. (2) 物块甲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3. (3) 木板运动的总路程;
  • 1.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 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轻质弹簧的上端与盒子A连接在一起,下端固定在斜面上,盒子A放在倾角为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盒子内腔为正方体,一直径略小于此正方体边长的金属圆球B恰好能放在盒内,小球电荷量 , 整个装置于沿斜面向下匀强电场E中。已知匀强电场场强 , 弹簧劲度系数为 , 盒子A和金属圆球B质量为 , 将A沿斜面向上提起,使弹簧从自然长度伸长7cm,从静止释放盒子AAB一起在斜面上做简谐振动,g , 求:

    1. (1) 盒子A的振幅.
    2. (2) 金属圆球B的最大速度.
    3. (3) 盒子运动到最低点时,盒子A对金属圆球B的作用力大小.(最后结果可保留根号)
  • 1. (2024高三下·湖州模拟)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悬挂在横杆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重物,弹簧和重物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在重物上施加一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的恒力,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 ,则(  )

    A . 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B . 开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C . 上升过程中重物的最大动能为 D . 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
  • 1. (2024高三下·光明模拟)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PQ , 所对应圆心角 , 半径为O为圆心,末端Q点与粗糙水平地面相切.圆弧轨道左侧有一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上表面与P点高度差为现一质量(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传送带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后,由P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滑行一段距离后静止在地面上,已知滑块与传送带、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重力加速度g , 求:

    1. (1) 传送带的最短长度及最小运行速度;
    2. (2) 滑块经过Q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 (3) 在(1)问情景下,滑块运动全过程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