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南宁模拟)  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按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设计表格,记录多组电压、电流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I-U图像,由图线的斜率得出金属丝的阻值R , 根据测得的金属丝长度、直径和阻值来计算金属丝的电阻率。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按照图甲所示的实验原理线路图用笔代替导线把图乙的连线补充完整。
    2. (2) 用游标卡尺测此金属丝的长度,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长度mm,实验完成后绘制的I-U图像如图丁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用ab来表示)。
    3. (3) 若金属丝的直径为d , 则电阻率为(用abLd来表示)。
  • 1. (2023高三下·南宁)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小组选择了一根粗细均匀、阻值约为5Ω的电阻丝进行了测量。

    ​​​​​​​

    1. (1) 在测量了金属丝的长度L之后,小井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金属丝的直径d=mm。
    2. (2) 现有电源(电动势E为3.0V,内阻不计)、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0.05Ω)

      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2Ω)

      C.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

      D.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2A)

      E.滑动变阻器(0~100Ω,额定电流1A)

      为减小误差,且便于操作,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3. (3) 实验过程中,该同学依次记录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00

      1.50

      1.80

      2.30

      I/A

      0.02

      0.06

      0.14

      0.18

      0.28

      0.34

      0.42

      根据选取的器材和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同学在实验中采用的是____。

    4. (4) 该同学根据自己采用的方法进行实验,若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读出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 , 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值(用LdUI表示)。
    5. (5) 考虑到电表的内阻可能对实验产生系统误差,小平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电路,保持电压表左端接线位置不变,先将电压表接在b点,读出两表的示数分别为 , 然后将电压表改接在a点,读出两表的示数分别为。他认为:电阻R的值可以用的比值来求,这样可以消除电表内阻带来的测量误差。请问你是否同意他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 1. (2024·凯里模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器进入了千家万户,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纯净水溶解性总固体(TDS)≤50mg/L,换算成电导率σ不大于2×10-2S/m(西门子/米)。某实验小组用下列实验器材测量某品牌净水器过滤水的电导率σ(电阻率ρ的倒数):

    A.待测样品 A (内阻Rx约为320kΩ,两端用相同金属圆片密封的绝缘性良好的塑料管封装,金属片的电阻忽略不计)

    B. 电源 (20V, 内阻不计)

    C. 电压表 V1(量程15V, 内阻约为15kΩ)

    D. 电压表 V2(量程3V, 内阻约为 3kΩ)

    E. 电流表 (量程50μA, 内阻Rg=1k Ω)

    F.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20Ω)

    G.开关、导线若干

    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问题:

    1. (1) 用游标尺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待测样品的长度l,此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为mm,测量结果如图8甲所示,则待测样品的长度l=mm。
    2. (2)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相同金属片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该金属圆片的直径d=mm。
    3. (3) 测量待测样品的电阻:

      ①选择合适的器材,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好图丙中的实验电路;

      ②某次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U=14.4V,电流表的示数I=45μA,根据实验电路,待测样品电导率的表达式为σ=(用U、I、Rg、l、d表示),根据测量数据,待测样品的电导率σ=S/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2024·黔南模拟)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段粗细均匀、电阻率较大的电阻丝,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实验探究,其中为电阻丝,其横截面积大小为是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正确接线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记录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以及对应的长度x , 通过调节滑片P,记录多组UIx的值.

    1. (1) 实验室提供“”双量程电流表,在本实验中该同学选用挡。实验过程中,测得某次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流大小为A;

    2.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得电池的电动势V,内阻(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通过图像法得到的电动势的测量值其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根据实验数据可进一步绘出图像如图丁所示,根据图像可得电阻丝的电阻率 ;图丁中所作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

  • 1. (2024高三下·宜宾模拟)  工业上经常用“电导仪”来测定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甲所示,两片金属放到液体中形成一个电容器形状的液体电阻,中间的液体即电阻的有效部分。小明想测量某导电溶液的电阻率,在一透明塑料长方体容器内部左右两侧正对插入与容器等宽、与导电溶液等高的电极,两电极的正对面积为 , 电极电阻不计。实验提供的器材如下:

    电压表(量程 , 内阻约为);

    电流表(量程 , 内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电池组(电动势 , 内阻r约为);

    单刀单掷开关一个;

    导线若干。

    1. (1) 小明先用欧姆表粗测溶液电阻,选择欧姆×100挡后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些,接下来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 (2)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选填“”或“”)。
    3. (3) 为了准确测量溶液电阻阻值,需测量多组电压表、电流表数据,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丙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4. (4) 实验时,仅改变两电极间距d,测得多组U、I数据,计算出对应的电阻R,描绘出如图丁所示的图线,由图像可得该导电溶液的电阻率.(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 (5) 小明在实验中未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从原理看,他用图像法计算出的电阻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 1.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某学习小组欲测量由某种新材料制成的电热丝的电阻率ρ。
    1. (1) 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电热丝的长度为
    2. (2)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热丝不同位置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a)所示,该读数为。多次测量后,得到直径的平均值恰好与d相等。

    3. (3) 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电热丝的电阻约为
    4. (4) 为精确测量该电热丝的电阻 , 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电路图。现有实验器材:

      电池组E,电动势为 , 内阻忽略不计;

      电压表V(量程为 , 内阻为);

      电流表A(量程为 , 内阻比较小);

      定值电阻(阻值可选用);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

      开关、导线若干。

      ①要求电热丝两端的电压可在的范围内连续可调,应选用阻值为(填“”或“”)的定值电阻

      ②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应置于(填“a”或“b”)端;

      ③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尽量大些,读出此时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分别为U、I,则该电热丝电阻的表达式为(用U、I、表示,不得直接用数值表示);

      ④多次测量得到电热丝的电阻的平均值为

    5. (5) 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该电热丝的电阻率ρ约为____(填标号)。
  • 1. (2024高三下·湖北月考) 某科技创新实验小组采用不同的方案测量某合金丝的电阻率及电阻。
    1. (1) 小明同学选取图甲方案测定合金丝电阻率。若合金丝长度为L,直径为D,阻值为R,则其电阻率p=;用螺旋测微器测合金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读数为mm。

    2. (2) 小亮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R,的阻值。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电阻箱R,读出多组R和I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出 图线如图丁所示,不计电源内阻,由此可以得到R=Ω,Rx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在“导体电阻率的测量”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金属丝的电阻。

    1. (1) 该同学先用欧姆表“×1”挡粗测该金属丝的电阻,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电阻
    2. (2) 该同学再次设计电路开展测量,并多次测量金属丝直径,要使测量结果准确到0.01mm,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写器材的名称)
    3. (3) 该同学选取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分别约为6kΩ和0.1Ω。则下列图中符合实验要求且连线正确的是(    )
    4. (4) 设计的电路中电流表的接法,主要是为了减小电表内阻对测量结果引起的误差(填“系统”或“偶然”)。
    5. (5) 将金属丝替换为小灯泡,改用电流传感器测得小灯泡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会是哪个图(填“甲”、“乙”或“丙”)

  • 1. (2024高二下·桂林月考)  如图所示,水平导轨间距为d,在导轨中接有电源E和定值电阻R,导轨上固定了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导体棒a、b、c,其中a为长度。的直导体棒并垂直导轨放置,b为长度的倾斜直导体棒,c为长度的弯曲导体棒,其固定在导轨上的两个端点M、N间的距离为d,导轨电阻不计。现将装置置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接通电源后,三根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a>Fc B . Fa<Fc C . Fa>Fb D . Fa=Fb
  • 1. (2024高二下·水富月考)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已知电源的输出电压为E , 电流表的内阻较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上五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取平均值记为金属丝的直径d

    ②将金属丝拉直后固定在接线柱BC上,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A , 并按图甲连接电路;

    ③测量AC部分金属电阻丝的长度x

    ④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

    ⑤进行多次实验,改变金属夹的位置,记录每一次的xI

    ⑥以为纵轴,x为横轴,作出的图像,并测量图像的斜率k和纵截距a.

    根据以上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次测量金属丝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次测量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mm.
    2. (2) 为了电路安全,开始实验时应将A夹在靠近(填“B”或“C”)端的位置.
    3. (3) 该金属丝材料的电阻率(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4. (4) 该实验还可测出所用电流表的内阻(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