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武汉月考) 如图甲所示直线MN右侧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abc为匀质金属导线制成的正三角形线框,线框关于MN对称放置并绕MN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线框中电动势的最大值为。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ab两点间的电势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乙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  如图所示,A、B、C为三只相同的灯泡,额定电压均大于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不计,L是一个直流电阻不计、自感系数较大的电感器。先将开关合上,稳定后突然只断开。已知在此后过程中各灯均无损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时闭合开关时,A灯立即发光并保持亮度不变 B . 同时闭合开关时,A灯逐渐变亮 C . 闭合开关稳定后,再断开开关时,A灯先变亮,后逐渐熄灭 D . 闭合开关稳定后,再断开开关时,B、C两灯逐渐熄灭
  • 1. (2024高二下·南昌月考) 风力发电作为新型环保新能源,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图所示,风车阵中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 V,输电线总电阻为10 Ω.若输电线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试求:

    1. (1) 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 (2) 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 1. (2024高二下·雅安期中)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足够长的木板B,在B的左端放有一个质量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A、B均静止。现对A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后撤去拉力F。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求:

    1. (1) 撤去拉力F时小滑块A的速度大小
    2. (2) 最终A到B左端的距离s
  • 1. (2024高二下·雅安期中)  灵敏电流计的零刻度位于刻度盘中央,为了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在零刻度附近快速停下,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利用“电磁阻尼”来实现这一目的。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和乙方案中的相同磁场均位于零刻度线下方,甲方案在指针转轴上装上扇形铝板,乙方案在指针转轴上装上扇形铝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因为铝框较铝板质量小,所以乙方案比甲方案更加合理 B . 乙方案中,铝框小幅度摆动时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C . 甲方案中,即使铝板摆动幅度很小,铝板中也能产生涡流 D . 因为穿过铝框的磁通量更大,所以乙方案更合理
  • 1. (2024高二下·雅安期中) 交流发电机模型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其中心轴匀速转动,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开始计时,已知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线圈位于中性面 B .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C . 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最小 D . 线圈中产生余弦变化规律的交变电流
  • 1. (2024高一下·成都期中)  如图所示,某一斜面AB的顶端A到正下方水平面O点的高度为h , 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小木块从斜面的顶端A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水平面上的C点停止,如果将斜面AB改成 , 仍然将小木块从斜面的顶端A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D点为斜面C点正上方的点,则小木块最终的位置在(    )

    A . AD上某一点(不含A点) B . D C . 上某一点 D . 以上都不是
  • 1. (2024高二下·龙马潭期中) 倾角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体的底端附近固定一挡板,一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弹簧自然伸长时其上端位于斜面体上的点处,质量分别为的物块甲和乙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绳连接,跨过固定在斜面体顶端的光滑定滑轮,如图所示,开始物块甲位于斜面体上的处,且 , 物块乙开始距离水平面足够远,现将物块甲和乙由静止释放,物块甲沿斜面下滑,当物块甲将弹簧压缩到点时物块甲、乙的速度减为零, , 物块甲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 , 忽略空气的阻力,整个过程细绳始终没有松弛,求:

    1. (1) 物块甲在与弹簧接触前绳上的拉力大小;
    2. (2) 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 1. (2024高一下·合江期中)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紧靠竖直墙壁,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将A、B连接,C紧靠B,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C均静止。现给C施加一水平向左、大小为F的恒力,使B、C一起向左运动,当速度为零时,立即撤去恒力,一段时间后A离开墙壁,最终三物块都停止运动。已知A、B、C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

    1. (1) 求B、C向左移动的最大距离 和B、C分离时B的动能
    2. (2) 为保证A能离开墙壁,求恒力的最小值
    3. (3) 若三物块都停止时B、C间的距离为 ,从B、C分离到B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B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为W , 通过推导比较W 的大小;
    4. (4) 若 ,请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C向右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并在坐标轴上标出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ax值(用fkm表示),不要求推导过程。以撤去F时C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 1. (2024高一下·成都期中)  如图所示,高为L的粗糙斜轨道ABCD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5°,它们分别与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光滑轨道相切于BD两点,圆弧的半径也为L。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滑下后,经CD轨道返回,再次冲上AB轨道至速度为零时,相对于BD面的高度为。已知滑块与AB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 (1) 滑块第一次经过D点和第二次经过D点的动能;
    2. (2) 滑块与CD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 (3) 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滑块在两斜面上滑动的路程之和s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8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