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重庆模拟) 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运行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如图,今日中国天眼利用其强大的(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探测能力使人类真正迈向了太阳系以外的浩瀚宇宙。

  • 1. (2023八上·惠来期末) 小珠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改变蜡烛放置的位置多次实验,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40

    24

    16

    12

    10

    像距v/cm

    10

    12

    16

    24

    40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 B . 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小 C . 第2次实验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完成第2次实验后,在P处放一近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
  • 1. (2024九下·剑阁模拟)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地面上的圆形光斑,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我们能看到照片,是因为入射到照片上的光发生反射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B . 地面上圆形光斑的形成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C . 拍摄该照片时,在底片上形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 . 与照相机镜头同类型的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 1. (2024九下·广东模拟) 小海利用如题图所示装置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内的成像规律。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后应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选填“A”“B”或“C”)处,再从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可观察到烛焰的像;生活中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1. (2023八上·金平期末)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人的眼睛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当眼睛患有近视时,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此时配戴镜可将像的位置矫正到视网膜上。
  • 1. (2024九下·玄武月考) 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其成像原理和成像虚实均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和③ B . ②和③ C . ①和④ D . ③和④
  • 1. (2024九下·白云模拟) 在光具座的A点处放置一发光物体,从焦距f为5厘米、f为10厘米、f为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选择的凸透镜为

    A . B . C . 甲、乙 D . 乙、丙
  • 1. (2023·海港模拟)  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 乙图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的像变小 C . 丙图中在光屏上可看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丁图中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 1. (2023八上·天河期末) 小明利用自制水透镜代替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如图甲。已知水透镜的水稍减少,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弱。未放眼镜前,光屏上成像模糊,放上眼镜或者使水透镜的水稍减少,像变清晰。则(  )

    A . 该眼镜为远视眼镜 B . 矫正前后,像均为虚像 C . 未矫正时,模拟光路图如图乙 D . 图乙P对光的会聚作用比正常眼睛弱
  • 1. (2024·南沙模拟)  如图所示,A'B'是发光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光心。

    1. (1) 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凸透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并画出像点A'对应的物点A;__
    2. (2) 相对于物体AB,所成的像A'B'(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