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邗江模拟)  扬州古筝同扬州评话、淮扬菜系一样属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文化部授予“古筝之乡”的美誉,关于琴声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演奏古筝时,声音是通过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B . 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 . 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音调高 D . 拨动同一琴弦的力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 1. (2023·宿迁模拟)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 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C . 声音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 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1. (2024·博山模拟)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转轴拨弦两三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D . “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响度辨别的
  • 1. (2024·蓬莱模拟) 如图所示,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中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B . 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 C . 人听到“嗞嗞”声是超声波 D . 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 1. (2024·蒙阴模拟) 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调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B . 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火山爆发、风暴、海啸等自然灾害都能产生超声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 (2024·兰山模拟) 春天来临,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人们纷纷来到河边游览美景。黄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桃花红艳梨花洁白——因桃花的花瓣反射色的光;小鸟也在河边树林间嬉戏,不时传来悦耳的鸟鸣——鸟鸣声是靠小鸟鸣膜的产生的;游人拿起手机随便一拍就是一个春景,为了给桃花拍一个特写,手机应(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拍摄;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钻入鼻中——说明分子,让人觉得无比舒畅。河边被游人惊飞的野鸭飞向河中间,降落水面时由于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水面上留下一道波痕。漂浮在水面上的鸭子受到水的浮力鸭子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 (2024·兰山模拟) 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关于铃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铃声是由闹钟的振动产生的 B . 铃声通过空气传入耳朵 C . 铃声唤醒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 空气中声速远小于光速
  • 1. (2024·阳谷模拟) 如图所示是网红腹语小迪带着他的玩偶“老徐”,在街头和一女孩拍搞笑视频的情景。玩偶“老徐”的声音是小迪的一项特殊发声形式发出的,被称作腹语。腹语和正常讲话都是由小迪的声带产生的,但是两种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却不同,从而可以实现了“三个人”的互动交流,引发出网友的阵阵笑声。

  • 1. (2024·章丘模拟) 2024年4月,某学校在楼前广场开展了七年级“活力校园,放飞梦想”主题活动,同学们展示了歌曲、器乐、舞蹈等才艺,表现优异。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悠扬的歌声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 . 台下的观众能够听到歌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C . 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分辨伴奏的钢琴、笛子、古筝等乐器 D . 观众席前排和后排同学几乎同时听到歌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 1. (2024·广饶模拟) 综艺节目《朗读者》,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实现鼓舞教育人的作用,在朗读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B .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 .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D .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