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写法借鉴】本文刻画人物心理非常逼真,最传神的是对疲倦的描写——他的疲倦就像大海的涨潮,“一涨再涨,一点一点地淹没他的意识。有时候,他几乎完全给淹没了,他只能用无力的双手划着,漂游过那黑茫茫的一片;可是,有时候,他又会凭着一种奇怪的心灵作用,另外找到一丝毅力,比较坚强地划着”,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人物体力飘散而心灵执着的情态。它揭示了主人公战胜病狼的主观原因,就是对生命的执着热爱。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心理描写写一个片段,表达某种情感。(100字左右)

  • 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

    材料一: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

    ——摘自《人生宝鉴》

    材料二: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不要指望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都是不公正的,时间对自由人和监狱的犯人也无公正可言。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

    ——摘自《读者》

    我的探究:

  •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坐公交车去。下车之后,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诉过我,若坐三轮,只需三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车夫说五元,并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五元再加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呢。于是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这时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三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只收你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至少有五十岁以上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左腿!右边只有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和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他的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地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钱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向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黝黑的后颈上的筋一根根绷起,头使劲地向前蹿,像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爬上去后,我说:“你真不容易呀!”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还带的是两个人。”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坐我的车。他们大概是想看我出丑吧,没想到我这条腿争气,一段路也没落下。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

        我正纳闷他隔这么远就把车停住了,他回头满怀歉意地对我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到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不由心中一紧,鼻子酸酸的。我赶紧给他五元钱,但他坚决只收三元。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我没有做声。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也坚决拒绝了。

        回来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有删改)

    1. (1) 本文采用第人称的写法,叙述了的故事。(18字以内)
    2. (2) 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其作用。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

    3. (3) 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你认为这条断腿会为主人的哪些方面感到自豪呢?

      ②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处做简要分析。

    4. (4) 文章结尾写道:“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
  • 1. 下列对课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 B . 作者准确地摹拟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 C . 小说的主人公的经历启示我们: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 D . 小说的主人公不吮吸比尔的骨头是因为他认为比尔不够朋友,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了他。 
  • 1.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难道在天黑之前,他也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吗?生命就是这样吗,呃?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

    ②他咬紧骨头,使劲地嚼。有时他咬碎了一点骨头,有时却咬碎了自己的牙。

  • 1. 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狼嚎的声音在荒原上(荡来荡去  飘来飘去  弥漫开来),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

    ②他蹲在苔藓地上,嘴里 (咬  吃  衔)着一根骨头。

    ③但是内在的生命却 (逼  推  拥)着他前进。

    ④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 (抓  伸  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

  • 1.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咀嚼    吹毛求疵    海市蜃楼    非常疲倦 B . 帐蓬    合情合理    迟钝麻木    极端虚弱 C . 辗转    漠不关心    令人作呕    号淘大哭 D . 振惊    鲜血淋漓    半身不遂    一模一样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骨(hái)    吸(yǔn)    着(shì)    踉(liànɡ) B . (xiè)    叫(háo)    愿(suì)    苔(xiǎn) C . (yán)    息(zhì)    鹿(xún)    加(miǎn) D . 牙(cī)    岩(chán)    鱼(tiáo)    膜(nián)
  • 1. 下列词语中的加下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片   本    开疆土    展事业 B . 黑    墙    不下脸    杀功劳 C . 奋    建    旺发达    师动众 D . 官    正    规校纪    犯而不
  • 1.

    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60字左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