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 , 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 销愁斗几千?

    【注】①宝剑篇:唐代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作《宝剑篇》,借古剑尘埋托寓才士不遇。后因此篇得到武则天赏识,终于实现匡国之志。②新丰酒:唐代初期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舍,受到店主人的冷遇,于是取酒独酌。后来得到唐太宗赏识,拔居高位。

    1.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 (2) 颔联中“仍”“自”二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 1.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曲江①

    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②,老忧王室泣铜驼③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注释】①曲江,又称曲江池,是唐代长安最大的风景名胜区。唐玄宗开元年间,这里非常繁华,安史之乱后,荒废了。②华亭,西晋陆机故宅旁的华亭谷。陆机为宦官孟玖谗言所害,临死前悲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③“泣铜驼”,西晋灭亡前,将军索靖预感天下有大乱,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叹息:“会见汝在荆棘中尔!”

    1. (1)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曲江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 (2) 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

    1. (1) 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②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 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 , 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日角:指隆起如日的额骨,古代以为是帝王之相,此指唐高祖。②隋炀帝很喜欢收集萤火,广种垂柳,劳民伤财,以供个人玩乐。③陈后主: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1. (1) 此诗颈联颇受赞赏,请分析它使用的艺术手法。
    2. (2) 此诗尾联蕴涵丰富,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
  • 1. 把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补充完整。
    1. (1) 庄生晓梦迷蝴蝶,
    2. (2) ,蓝田日暖玉生烟。
    3. (3) ,无复鸡人报晓筹。
    4. (4) 此日六军同驻马,
    5. (5) 海外徒闻更九州,
    6. (6) ,不及卢家有莫愁。
  • 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中又何人。

    1. (1) 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诗,且都是以事件为题材。
    2. (2) 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有人评论说《马嵬坡》一诗虽嘲讽了唐玄宗,但也表现了对他的同情。说说看哪些诗句表现了同情。
  • 1.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晚晴①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②,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③,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④,归飞体更轻。

    【注】①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这年春天。李商隐跟随桂管观察使郑亚远赴桂林,在郑亚幕府担任幕僚,颇受厚遇。桂林的幕僚生活,成了李商隐坎坷的人生历程之中一小段相对平静的路途。本诗便是到桂林后不久的一个傍晚,远离政治斗争漩涡的诗人观景所作。②夹城:两层城墙,中有通道,唐长安城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芙蓉院之间都有夹城相连。③并,相当于“更”、“又”的意思。④越鸟:指南方的鸟越,古越池(今两广一带地区)。幽草: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高阁迥: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迥,远。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1. (1) 这首诗中,作者观景的立足点是;这首诗全篇的核心句是
    2. (2) 这首诗中,哪些形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自身命运的联想?请选择其中某一形象,结合作品的整体情调,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1.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端居:闲居。③素秋:秋天的代称。

    1. (1) “远书归梦两悠悠” ,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二字的妙处。
    2. (2) 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 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①本:本来。高难饱:蝉以高洁自处,自然难以得饱。费声:枉费鸣声。②疏欲断:鸣声稀疏,无力继续下去。碧无情:碧树对蝉的鸣叫无动于衷。③薄宦梗犹泛:诗人以之喻己漂泊不定的生涯。故园芜已平:这句语出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④烦:劳。最相警:最能使自己警觉,或给我敲响警钟。

    1. (1)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2) 这首咏蝉诗之所以最为入妙,关键在于写蝉能达到形神俱似,并采用什么方法来写?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 1. (2017高一下·柳州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马嵬二首

    李商隐

    其一

    冀马燕犀动地来①,自埋红粉②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注】①冀马、燕犀:范阳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犀,犀利,指刀剑兵器。这里指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②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1. (1) 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两首诗在抒情侧重点上有何不同?抒情方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1 2 3 4 下一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