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刘崧(1321—1381),字子高,泰和人。生活于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才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

    1. (1) 下列对《登高》一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诗歌首联写到了那些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1)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2) 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
  • 1. (2023高一下·六安月考) 下列有关课本第三单元诗歌作品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但这种乐曲的唱法已经失传。作者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B .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C . 《琵琶行》题目中的“行”字标志着其属于“歌行体”。作者白居易,他的《长恨歌》《琵琶行》都是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 D . 《登高》属于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通常每首八句,共四联。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 1. (2022高一上·北京期中) 下列诗歌作品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但这种乐曲的唱法已经失传。作者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B .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吟”是吟唱的意思,“别”是古诗的一种体式,类似的还有杜甫的“三别”。 C . 《琵琶行》题目中的“行”字标志着其属于“歌行体”。作者白居易,他的《长恨歌》《琵琶行》都是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 D . 《登高》属于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通常每首八句,共四联。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 1. (2022高一上·乌苏月考) 下列对诗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柔情似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相会时温柔缠绵的情意,“佳期如梦”极言相会时间之短暂,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情。 B . 《归园田居》中诗人站在屋外,从近处的茅屋、树木,写到远处的村落炊烟,再由视觉到听觉,勾勒出了一幅朴素自然的乡间景色。 C . 《登高》诗中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诗歌前两联抒情,后两联写景,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D . 《念奴娇·赤壁怀古》注意衬托手法的使用,例如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诗人自己,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陪衬周郎。
  • 1. 下列诗句中都有“清猿”意象,它们所含的意蕴与《登高》首联中“猿啸”相近的一项是( )
    A .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 .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王昌龄《送张四》) C . 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林逋《湖山小隐首(其一)》】 D . 野鹤避人巢古木,清猿乘月啸寒岩。【张耒《和柳郎中舒州潜庵二首(其一)》】
  • 1. (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物是人非的感伤的句子是: , 
    2. (2)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
    3. (3)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了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孤独无依的惆怅之情。
    4. (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句子是:
  • 1. (2021高一上·深圳月考)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枫叶荻花秋瑟瑟     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B . 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C . 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D . 采之欲谁         遗:报答
  • 1. (2022高一上·深圳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按内容可以划分为风、雅、颂三类,其名篇《静女》就选自“小雅”。 B .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 C . 词又称长短句,是两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整体可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类。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代表人物。 D . 《登高》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 1. (2021高一上·佳木斯期中) 诗歌中的景物常隐含另一种意蕴,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是委婉启发天下贤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B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用船舫无声、江心泛月这样的景色烘托赏乐时的心情,从而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C .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既是诗人眼中所见,也是诗人当时自身的写照。 D . 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用归巢的飞鸟反衬自己漂泊他乡不得归的羁旅之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