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A . 以其无礼于晋 B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 既而得其尸于井 D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1. (2023高一上·江门月考)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登彭城楼

    吕定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父坟前草木稠。

    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

    空余月夜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

    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

    [乙]

    当是时,项羽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此其志不在小。急击勿失!”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空,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乐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项王为人不忍。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谓张良曰:“我持白璧、玉斗各一双,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释】①吕定:曾为南宋龙虎上将军。②项王台:项羽戏马台。③亚父:仅次于父亲,项羽对谋士范增的尊称。④燕子楼:唐节度使张愔爱妾关盼盼所居。张愔治徐七年,甚有政绩。⑤夷犹:犹豫不决。⑥沛公:刘邦,起兵于沛。⑦若属:你们这些人。

    1. (1)  请对[甲]诗颈联“空余”“无复”两词进行赏析。
    2.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4. (4)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1. (2023高一下·益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5. (5) 请结合乙文中的观点分析秦穆公退兵的原因。
  • 1. (2023·温州会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夜缒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夜缒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1. (2023·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1. (2023高一下·雷州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B . 《 左传 》 , 又名 《 左氏春秋 》 或 《 春秋左氏传 》 ,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为 “ 十三经 ” 之一,与 《公羊传》《谷梁传》 合称为 “ 《春秋》三传 ” C . “衅钟”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冠者”指的是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D . 《鸿门宴》 选自 《 史记 》 , 《 史记 》 全书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叙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3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1. (2023高一下·双城月考)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不吾知也 B . 大王来何操 C .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 何陋之有
  • 1. (2023高一下·双城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点也  (赞成)    竖子不足谋(跟,同) B . 夜驰沛公军  (往,到)   师道不传也久矣 (助词,的) C . 卮酒安足  (推辞)     今者出,未也   (告辞) D . 为国以礼,其言不 (谦让)  大礼不辞小  (责备)
  • 1. (2023高一下·双城月考) 下列关于《鸿门宴》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河北:特指黄河以北。 B . 亚父:对对方的尊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C . 参乘:亦作“骖乘”,古代站在车左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D . 为大王不取也: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 1. (2023高一下·双城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B .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 .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 . 项王默然不应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