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数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米东月考) 某学校数学教研组举办了数学知识竞赛(满分100分),其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参赛选手的人数分别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三个年级中抽取样本,经计算可得高二、高三年级参赛选手成绩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76,82,全校参赛选手成绩的样本平均数为75,则高一年级参赛选手成绩的样本平均数为(    )
    A . 69 B . 70 C . 73 D . 79
  • 1. (2024高三下·乌鲁木齐月考) 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为了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初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

    A . B . C . D .
  • 1. (2023高二下·柏乡县月考) “节约用水”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某市统计局调查了该市众多家庭的用水量情况,绘制了月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将月用水量落入各组的频率视为概率,并假设每天的用水量相互独立.

    1. (1) 求在未来连续4个月里,有连续2个月的月用水量都不低于12吨且另2个月的月用水量低于4吨的概率;
    2. (2) 用X表示在未来3个月里月用水量不低于12吨的月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 1. (2024高三下·昆明模拟)  甲、乙两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进行项目式互助学习,在共同完成某个内容的互助学习后,甲、乙都参加了若干次测试,现从甲的测试成绩里随机抽取了7次成绩,从乙的测试成绩里随机抽取了9次成绩,数据如下:

    甲:93 95 81 72 80 82 92

    乙:85 82 77 80 94 86 92 84 85

    经计算得出甲、乙两人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均为85.

    1. (1) 求甲乙两位同学测试成绩的方差;
    2. (2) 为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异性是否显著,可以计算统计量 , 其中个数据的方差为个数据的方差为 , 且 . 若 , 则认为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否则不能认为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若的临界值采用下表中的数据:

      1

      2

      3

      4

      5

      6

      7

      8

      1

      161

      200

      216

      225

      230

      234

      237

      239

      2

      18.5

      19.0

      19.2

      19.2

      19.3

      19.3

      19.4

      19.4

      3

      10.1

      9.55

      928

      9.12

      9.01

      8.94

      8.89

      8.85

      4

      7.71

      6.94

      6.59

      6.39

      6.26

      6.16

      6.09

      6.04

      5

      6.61

      5.79

      5.41

      6.19

      5.05

      4.95

      4.88

      4.82

      6

      5.99

      5.14

      4.76

      4.53

      4.39

      4.28

      4.21

      4.15

      7

      5.59

      4.74

      4.35

      4.12

      3.97

      3.87

      3.79

      3.73

      8

      5.32

      4.46

      4.07

      3.84

      3.69

      3.58

      3.50

      3.44

      例如:对应的临界值为5.41.请根据以上资料判断甲、乙两位同学进行项目式互助学习的效果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1. (2024·四川模拟)  甲、乙两名运动员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各射靶20次,命中环数的频率分布条形图如下.设甲、乙命中环数的众数分别为 , 方差分别为 , 则(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射洪模拟) 某保险公司为了给年龄在 20~70岁的民众提供某种疾病的医疗保障, 设计了一款针对该疾病的保险, 现 从 10000 名 参 保 人 员 中 随 机 抽 取 100名进行分析,这100个样本按年龄段[20,30),[30,40), [40,50),[50,60), [60,70]

    分成了五组,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每人

    每年所交纳的保费与参保年龄如下表格所示.(保

    费:元)据统计,该公司每年为该项保险支出的各

    种费用为一百万元.

    年龄

    保费

    2

    3

    4

    5

    1. (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概率分布,为使公司不亏本,则保费至少为多少元?(精确到整数元)
    2. (2) 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疾病患病的概率越来越大,经调查,年龄在[50, 60)的老人中每 15人就有 1人患该项疾病,年龄在[60,70] 的老人中每10人就有1人患该项疾病,现分别从年龄在[50, 60)和[60,70] 的老人中各随机选取1人,记X表示选取的这 2人中患该疾病的人数,求X的数学期望.
  • 1. (2024高三下·射洪模拟) 某保险公司为了给年龄在 20~70岁的民众提供某种疾病的医疗保障, 设计了一款针对该疾病的保险, 现 从 10000 名 参 保 人 员 中 随 机 抽 取 100名进行分析,这100个样 本 按 年龄段[20,30),[30,40),

    [40,50),[50,60),[60,70]分成了五组,其频率分布

    直方图如右图所示,每人每年所交纳的保费与参保

    年龄如下表格所示.(保费:元)据统计,该公司

    每年为该项保险支出的各种费用为一百万元.

    年龄

    保费

    2

    3

    4

    5

    1. (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概率分布,为使公司不亏本,则保费至少为多少元?(精确到整数元)
    2. (2) 经调查,年龄在之间的中年人对该疾病的防范意识还比较弱,为加强宣传,按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年龄在的中年人中选取6人进行教育宣讲,再从选取的6人中随机选取2人,被选中的2人免一年的保险费,求被免去的保费超过150元的概率.
  • 1. (2024高三下·随州模拟) 某大学为了调查该校学生性别与身高的关系,对该校1000名学生按照 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身高频数分布表如下:

    男生身高频率分布表

    男生身高

    (单位:厘米)

    频数

    7

    10

    19

    18

    4

    2

    女生身高频数分布表

    女生身高

    (单位:厘米)

    频数

    3

    10

    15

    6

    3

    3

    1. (1) 估计这1000名学生中女生的人数;
    2. (2) 估计这1000名学生中身高在 的概率;
    3. (3) 在样本中,从身高在 的女生中任取3名女生进行调查,设 表示所选3名学生中身高在 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身高单位:厘米)
  • 1. (2024高二下·霞山期中) 某社区通过公益讲座以普及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为了解讲座效果,随机抽取10位社区居民,让他们在讲座前和讲座后各回答一份垃圾分类知识问卷,这10位社区居民在讲座前和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如下图,则( )

    A . 讲座前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中位数为72.5% B . 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众数为85% C . 讲座前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方差大于讲座后正确率的方差 D . 讲座后问卷答题的正确率的极差大于讲座前正确率的极差
  • 1. (2024高二下·大理期中)  某校为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利用自习课时间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满分150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不仅帮助同学们发现自己对“防溺水”知识认知的不足之处,还教会了同学们溺水自救的方法,提高了应急脱险能力.现抽取了甲组20名同学的成绩记录如下:甲:92,96,99,103,104,105,113,114,117,117,121,123,124,126,129,132,134,136,141,142.抽取了乙组20名同学的成绩,将成绩分成[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五组,并画出了其频率分布直方图.

    1. (1) 根据以上记录数据求甲组20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和第80百分位数;
    2. (2) 估计乙组20名同学成绩的平均分(同组中的每个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替);
    3. (3) 现从甲乙两组同学的不低于140分的成绩中任意取出2个人的成绩,求取出的2个人的成绩不在同一组的概率.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