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产生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词有多种词牌,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 B .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C .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南宋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清代纳兰性德,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D .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 1.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目前又有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正在“蠢蠢欲动”,预计可能会在今天开始“中国之旅”,至于它会不会给辽宁带来较大幅度降温影响,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中。 B . 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虽是小事,但真正做到,便就真能改善大的环境。因为具体而微的努力,才能有中国更加有力量和希望的明天。 C . 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外消息称,上官婉儿千字铭文墓志为千字楷书,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行文采用春秋笔法 , 文学色彩浓重,溢美之词较多。 D . 一曲《雨霖铃》,绘尽秋之凄凉,诉尽惜别之苦,二人河梁携手 , 凄婉至深;离愁别绪,催人泪下。一曲《雨霖铃》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占据了多少人的心扉?
  • 1. 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 . 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 . 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 . “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 . 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 1.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练习题

             慢词长调是中晚唐以来就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俗曲,是配合当时新兴音乐歌唱的里巷俗歌。《花间集》所收的是诗客曲子词,这些诗人文士所写的词,大半都是小令。小令的格式与诗比较接近,因此诗人文士插手写词后,习惯于写小令。而且,诗人文士常常自己觉得比较高雅,而慢词长调当时是流行于市井之间的,所以,他们不肯去写慢词长调。慢词长调的填写,要配合音乐的曲谱,它的格律要求更加严格,不像五七言的字句那么简单。因此,一般的诗人文士也不能为。柳永的出现就像一座里程碑。他的创作突破了小令的范畴,而以慢词长调为主。写慢词长调就要铺排,铺展开来叙述,就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它不像欧阳修的词,也不像李后主的词,也不像冯延巳的词。他们是在语言文字之外,有很高深的意境、境界,教你去联想想象。柳永的长调呢?因为铺陈,就好像都明白地说出来了,没有可发挥的余地。所以有些文人诗客评价柳永词浅俗,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批评柳词:“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值得注意的是,柳永所写的相思离别之情,不再是女子的口吻,而是从一个客子身份来写,他开创性地选取高远的景物,并在词作中融入了自己的追寻和感受,这是柳永词最大的特色。

    (选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有删改)

    1. (1) 文中说柳永之前诗人文士不写慢词长调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2. (2) 请具体解释“里程碑”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3. (3) 你是否同意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对柳词“浅近卑俗”的评价,试以《雨霖铃》为例分析说明。

  • 1. 找出下面与例子同类的一项(     )

    《雨霖铃》 《如梦令》 《扬州慢》

    A . 《凉州词》 B . 《忆江南》 C . 《秋浦歌》 D . 《敕勒歌》
  • 1. 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雨霖铃》上片离别时的冷清之景和离别时一对恋人难分难舍是实景,下片想象离别后的孤寂悲苦是虚景,虚实结合把真挚深沉的情爱和凄苦难言的相思,表现得更加充分,多方位表达惜别之情。 B . “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风雨”二字,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两个“也无”表明词人对自然晴雨,对宦海沉浮,对人生乐悲毫不在意,表现了他洒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用孙权的典故,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二字表达词人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下片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老了,无法为国效力,无力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了,流露出词人深深的遗憾。 D . 《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词人拿黄花自比,一则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品(淡雅高洁)二则用黄花清瘦衬托自己因思人而憔悴。《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词人明写黄花凋谢,暗指岁月流逝,自己人老憔悴。
  • 1. 对下列词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南唐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直抒胸臆,含义无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他的的代表作之一《虞美人》。 B . 苏轼的词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拓了豪放派的一代新风。他的代表词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则是婉约词风的杰出代表。她的代表作之一是《相见欢》。 C . 辛弃疾的词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报国无门的激愤心情,命意深远,风格豪迈,在文学史上,与苏轼并称“苏辛”。 D . 柳永的词是表现个人细致缠绵的感情的如《雨霖铃》便是。
  •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留恋处,兰舟催发。。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 1. 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1. 淡泊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