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嘉兴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离骚》中,以美人为喻,写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两句是“ ,”。
    2. (2) 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3. (3) 小刚拍摄了一张远山飘云、鸟儿归巢的照片,老师说配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名句,更富韵味。
  • 1. (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 情境式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 (1) 《赤壁赋》中通过描写蛟龙和寡妇听到洞箫声音的反应,从侧面突出箫声的悲凉的句子是:“。”
    2. (2)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在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震撼效果。
    3. (3) 《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用比喻和双关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4. (4) 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
  • 1. (2023高一上·广东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劝学》中“”一句,表明不登高,就无法获得广阔的视野。
    2. (2) 李煜《虞美人》中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在修辞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 (3) 韩愈《师说》中“”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 1. 对《锦瑟》一诗中四个典故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沧海月明珠有泪”。月明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明月月本天上明珠。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B . “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代蜀君杜宇,国亡身死,魂化为杜鹃,啼声凄婉,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如杜鹃鸟送春归般的哀怨之情。 C .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梦醒之后,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却不知何往。“迷”是痴迷的意思,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痴迷。 D . “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日光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察如在,近观却无。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一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
  • 1. (2023高一上·海北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宋代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里推崇杜甫《登高》中的一联有八层意思,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八个层面的境遇,它是:“。”
    2. (2) 秦观在《鹊桥仙》里以议论入词,“”两句说明只要情谊长久便无需朝夕相守,既故作旷达又语含无奈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
    3. (3) 古人常把时间比喻成具体事物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曹操《短歌行》里的“”两句。
  • 1. (2023高一上·内蒙古自治区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似的。
    2. (2) 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和今昔对比的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
    3. (3) 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
  •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A . “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问“何时了”,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其悲苦的。“又东风”三个字抒发了词人对昨夜风景的一丝喜悦又怀念的情绪。 B . “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表现出李后主在年复一年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慨叹,加深了悲凉之感。 C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形象为抽象,表现了愁思如春水般无穷无尽,长流不断。 D . 作者直抒胸臆,情感激愤,无法抑制,整首词围绕一个“愁”字,抒写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凄之情。
  •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时还 ②青泥盘盘 ③见悲鸟号古木 ④悲不见九州同

    A . 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相同。 B . 两个“何”字相同,两个“但”字不同。 C . 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相同。 D . 两个“何”字不同,两个“但”字不同。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等。 B . 慢词是篇幅较长、配乐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扬州慢》都属于慢词。 C .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作者的写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D . 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颇为深远的爱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
  • 1. 下列对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起笔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酿造出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B . 《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空间之无际衬托出离愁之无限。 C . 《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D . 《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整,情韵悠扬。白天吹笛子,夜晚唱菱歌,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蓬姑娘都很快乐。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