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伶官传序》一文中,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B . 《祭十二郎文》一文中,作者用了七个“呜呼”,悲天悯人;四十多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 C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画竹”是线索,作者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痛,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D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作者与子由都向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
  • 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mò)南方      形单影(zhī)        (chuò)汝而就 B . 丞相(hōng)      不(xǐnɡ)           (xián)哀致诚 C . 令守汝(sàng)    (jì)其成立         汝(jù)去吾 D . 其余奴(bì)      万(shèng)之公相    归取其(nú)
  • 1. 下列各项中对“诚”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乃能衔哀致

    知其如此

    ③所谓天者难测

    ④而神者难明矣

    A . ①和②相同 B . ③和④相同 C . ②和③相同 D . ①和④相同
  •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 . 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 . 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 . 祭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E . 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 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京城”“京师”均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B . “薨”在古代指诸侯或大官的死。年幼丧父称为“孤”。 C . “尚飨”是祭文结尾常用的语言,表示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 D . “十二郎”中的“郎”是对男子的通称,也称“郎子”。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

    韩愈

        公讳丹,字文明,姓韦氏。公之父政,卒雒县丞,赠虢州刺史。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举明经 , 选授峡州远安令。顺宗嗣位,诏拜谏议大夫。

        刘辟反,围梓州,诏以公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公行至汉中,上疏言:“梓州在围间,守方尽力,不可易将。”征还入议蜀事。刘辟去梓州,因以东川节度使高崇文 , 拜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行,上言:“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上以为忠。

        一岁,拜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罢八州无事之食者,聚其财。始教人为瓦屋,取材于山,召陶工教人陶,聚材瓦于场,度其费以为估,不取赢利。凡取材瓦于官,业定而受其偿,从令者免赋之半;逃未复者,官为之;贫不能者畀财,载食与浆,亲往劝之。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署湿则乘其高。明年,筑堤捍江,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公去位之明年,江水平堤,老幼泣而思曰:“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万二千顷。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上书告公所为不法若干条,朝廷方勇于治,且以为公名才能巨,治功闻天下,不辨则受 , 诏罢官留江西待辨。使未至,月余,公以疾薨。使至,辨凡卒所告事若干条,皆无丝毫实。诏笞卒百,流岭南。公能益明。

    (选自《韩愈文集》,有删改)

    【注】①高崇文:唐代大将,刘辟反,统兵往讨,平定叛乱。②畀(bì):给予。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3)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韦文明“治功”的一组是(    )

      ①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       ②罢八州无事之食者

      ③为瓦屋万三千七百           ④征还入议蜀事

      ⑤得田万二千顷               ⑥筑堤捍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

      ②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

      ③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父墓表

    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原文有删节)

    1.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    )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②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③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 1.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而智勇多困所溺       夫祸患常积忽微 B . 独伶人也哉           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C . 太庙               而皆自人欤 D . 倚柱,怒上冲冠       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 1. 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的顺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说韩愈擅长写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的学者将其喻为泰山、北斗,非常敬仰他。

    ②后来,人们就用“泰斗”一词称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越,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的人。

    ③唐代文学家韩愈是被称为“泰斗”的第一个人。

    ④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⑤起初,人们把韩愈比作泰山、北斗,表达对他的推崇、敬仰之情。

    A . ⑤②④①③ B . ③④①⑤② C . ④①③②⑤ D . ②①⑤③④
  • 1.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非其真邪?信也,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汝纯明而不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乙】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 吾实为之,其又何!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1.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②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1 2 3 4 下一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