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哈尔滨期中) 名人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离骚》中屈原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仍然因进谏而遭到贬黜的两句””。
    2. (2) 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写飞瀑直下,引发万壑雷鸣,场面宏大,震撼人心。
    3. (3) 杜甫《蜀相》中,“”两句写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却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
    4. (4) 《望海潮》词中的“”写了街巷河桥的美丽;””写了居民住宅的雅致。
    5. (5) 《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 “。
    6. (6)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
    7. (7) 朱弦已为佳人绝,。万里归船弄长笛,。 (黄庭坚《登快阁》)
    8. (8)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 , 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 (1) 对加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序文及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找出能够贯穿全篇的“词眼”,并说说表现在哪些景物上,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两句化用了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 (2)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一句化用了杜牧《赠别》(其一)中的诗句“”。
    3. (3)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青楼梦好”一句化用了杜牧《遣怀》中的诗句“”。
    4. (4)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化用了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5. (5)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芍药花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诗句是:“?”
  • 1. 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胡马,胡人的兵马,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代指金兵。 B . 豆蔻,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甫诗《赠别》(其一)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 C . 淮左,淮水东面。方位以东方为左,扬州一带,在宋时属淮东,故称。 D . “黍离之悲”,借指对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同情。《黍离》,《诗经·王风》中的一首诗,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
  • 1. 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夜雪初       霁:天由雪转晴 B . 因自此曲      度:吟诵 C . 荠麦弥望       弥望:满眼 D . 解鞍少驻初程    少驻:短暂停留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市列珠玑 , 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珠宝 B . 深情                          赋:写作 C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 . 杜郎俊赏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选篇理由:此词是作者客居合肥时作。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符离之战后,百姓四散流离,一眼望去,满目荒凉。本词和《扬州慢》写作背景相同,两词各具特色,比较阅读,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予过维扬(维扬:指扬州。《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以“维扬”代“扬州”。) B . 淮左名都(淮左:淮水东面。方位以东方为左,扬州一带,在宋时属淮东,故称。) C . 自故马窥去后(江:这里指长江。) D .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黍离》:《诗经·王风》中的篇名,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对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 1. 阅读材料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暗香·旧时月色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①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②,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①何逊:南朝梁诗人,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②江国:指江南。

    两首词在艺术手法的使用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试结合两首词内容进行赏析。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梅引

    姜夔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注】①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蜡梅绽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②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淮南小山(一说刘安)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