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咸丰月考) ★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图“我国第六次及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增加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减少

    2.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紫金模拟) 【人口发展主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死亡率为7.87‰。图为我国2013年以来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2) 我国出现人口负增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
    3. (3) 根据我国的人口特点,我国应当( )
  • 1. (2024·新宁模拟)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界线不包括
    2. (2) 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2024·新宁模拟)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界线不包括
    2. (2) 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2024八下·涟源模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图1为全国人口数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图2为1964年和2020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1信息显示,我国( )
    2. (2) 图2信息显示,我国( )
  • 1. (2024八下·遵义月考) 读“我国近十年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人口总数减少出现在( )
    2. (2) 应对以上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 1. (2024·韶关模拟) 广东省连续10年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其中广州市,深圳市人口超千万,人才加速向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聚。表为广东省及部分地级市人口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人口发展主题】

    地区

    2022年人口数量/万人

    比重/%

    2010年

    2022年

    全省

    12656.8

    100.00

    100.00

    广州市

    1881.06

    12.17

    14.86

    深圳市

    1756.01

    9.99

    13.87

    珠海市

    247.72

    1.50

    1.96

    汕头市

    554.19

    5.17

    4.38

    1. (1) 目前,广东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主要原因是( )
    2. (2) 人口大量集聚,为广东省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 1. (2024·河北模拟)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和“我国人口结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 (2)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9.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该问题我们应该( )
    3. (3) 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不可能是( )
  • 1. (2024·佳木斯模拟) 为适应我国人口国情,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该政策有利于( )
    A . 减少现有人口数量 B .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C . 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D .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1. (2024八下·西安月考) 读2010—2022年我国年末总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0—2022年间,我国总人数减少的年份是( )
    2. (2) 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养老观念转变                ②育儿成本增加

      ③生育观念转变                ④人口政策调整

    3. (3) 继2016年我国放开“二孩”政策后,2021年我国又实施“三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5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