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南昌模拟) 小明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 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 , 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说法否正确的是

    A . 此时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B . 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  C . 此时拉力  大小为  D . 若增加物重, 清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
  • 1. (2024九下·新余开学考)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cm机械效率η
    12100.93074.10%
    24101.63083.30%
    34101.050 
    1. (1)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方向提升重物。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为
    2. (2) 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所做的额外功将 (增大/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3) 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 (2024九下·新余开学考) 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物体B重50N, 物体B在水平向右的拉力 F=60N 的作用下以 0.3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物体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10N B . 拉力F的功率为8W C . 3s内克服A重力做功18J D . 3s 内克服B重力做功 15J
  • 1. (2024九下·惠州开学考)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 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 2m,所用的拉力为50N,此时拉力所做的功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1 , 若仍用该滑轮组提升一个重为170N的物体,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2 , 则 W、η1、η2分别是(   )(不计绳重和摩擦)

    A . 240J、80%、85%    B . 300J、80%、85% C . 300J、80%、80%    D . 240J、75%、80%
  • 1. (2023九下·惠州开学考) 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1. (1) 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进行第1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拉力为N;第2次实验时测力计移动距离为m;
    2. (2) 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机械效率约为%(结果保留至0.1%);
    3. (3) 以上3次实验数据,能得到的结论是: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
    4. (4)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____;
  • 1. (2023九下·惠州开学考)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工人用200N竖直向上的拉力F , 将物体匀速提高2m,所用时间为6s,若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人所做的有用功是1200J B . 拉力的功率是200W C . 动滑轮的重是100N D . 其他条件不变,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不变
  • 1. (2024九下·惠州开学考) 小红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表:

    次数

    钩码总重

    钩码上升的高度

    测力计示数

    测力计移动距离

    机械效率

    1

    4

    0.1

    1.8

    0.3

    74%

    2

    6

    0.1

    0.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 (1) 第2次测量中,测力计示数如乙图。由乙图可知拉力大小为N;第2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填“甲”、“乙”或“丙”)图做的;
    3. (3) 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表格中1、3两次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另一种方法。生活中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采用了与此相同的方法: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满员出行;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4. (4) 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无关。
  • 1. (2024九下·惠州开学考)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秒内将货物向上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货物重360N,拉力F为200N(不计绳重),求:
    1. (1) 拉力做的有用功、总功分别为多少?
    2.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 (3) 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和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 1. (2024九下·惠州开学考)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格所示。

    次数

    钩码受的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2.2

    30

    90.9%

    1. (1) 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运动;
    2. (2) 第2次实验过程中的额外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保留1位小数)
    3. (3) 小华利用第1、2次实验的数据,分别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0.4N、0.5N,按她的方法利用第3次实验的数据计算出动滑轮的重为N。小明认为小华的计算方法不合理,理由是
    4. (4) 由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 1. (2023九上·高州月考)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提升钩码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4

    2

    0.1

    1.5

    0.2

    66.7%

    5

    2

    0.2

    1.5

    0.4

    66.7%

    1. (1) 实验时,要沿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3次实验时使用的是图(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是(结果精确到0.1%);
    3. (3) 分析第1、2、3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
    4. (4) 分析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第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