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潮安月考)  传统的春米工具是一个杠杆,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固定转轴,在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若石球的质量为4kg,且摩擦和杠杆自重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 (1) 石球的重力;
    2. (2) 要将石球竖直匀速抬起,脚至少用多大竖直向下的力。
  • 1. (2024九下·潮安月考)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采用的是斜拉索式,如图甲所示为斜拉大桥效果图,其主通航孔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如果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如图乙、丙所示,最后抽象成图丁所示的模型。

    1. (1) 从图丁的模型可以看出它主要用到了哪种机械 (选填“杠杆”“斜面”“滑轮”)。其中F1代表桥自重和过往车辆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为了减小钢索F2承受的拉力,在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 (选填“增加”或“减小”)桥塔的高度;
    2. (2) 在大桥的两侧都有引桥,其简化模型如图戊所示,从模型可以看出它主要用到了哪种机械 (选填“杠杆”“斜面”“滑轮”),一般引桥设计都很长,是为了 (选填“省力”或“省功”)。
  • 1. (2024·沧州模拟) 如图是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一倍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拇指按压的杠杆是杠杆,人的指甲对上刀刃的阻力方向是的(选填“向上”或“向下”).

  • 1. (2024九下·渠县期中) 如图所示,O为杠杆OA支点。当物体甲挂在动滑轮挂钩上、物体乙挂在B点时,杠杆OA保持水平静止,A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1 , 就提升乙物体而言,此时杠杆OA是杠杆(选填“费力”或“省力”)。已知动滑轮重G0=100N、物体乙重G=600N,OB︰AB=1︰2,杠杆、细绳的质量及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则物体甲所受的重力G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ŋ=%。

  • 1. (2024八下·惠城期中) 如图,在轻质杠杆OA的中点悬挂一个重物,在A端施加一个力F,由1位置缓慢移到如图虚线2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 F的大小变大 B . 力 F 的大小先变大后变小 C . 力F和它力臂的乘积先变大后变小 D . 力F和它力臂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
  • 1. (2024九下·兴业模拟) 如图所示是电子秤的内部电路,杠杆ABO始终处于水平位置,B是杠杆的中点,电源电压恒为15V,R2是阻值为6Ω的定值电阻,R1是压敏电阻,它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当电压表的示数等于或大于3V时,电子秤会自动发出报警声。(杠杆、支架及托盘的重均忽略不计)

    压力F/N

    50

    100

    150

    200

    250

    300

    阻值R1

    50

    30

    24

    20

    17

    16

    请解答:

    (1)当该电子秤恰好报警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多少A?此时托盘所放物体的质量为多少kg?

    (2)已知杠杆OA的长为40cm,若要使在托盘上所放物体的质量为50kg才报警。则托盘的支撑点B应向左还是向右移?移动的距离为多少?

  • 1. (2024八下·惠城期中) 探究简单机械的实际运用和工作原理。

    (一)探究滑轮组怎样连线才能最省力。

    如图甲、乙是两种不同的滑轮组连线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F F , 这是因为承担重物和动滑轮重的绳子股数越多,每股绳子承担的力

    (2)一般来说,与 (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接触的绳子股数最多为最省力的绕法;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如图丙、丁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部分片段,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开始前,杠杆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此时杠杆 (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小明通过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要使图丁中杠杆平衡,应在a处挂 个钩码,由此可以判断杠杆平衡条件是

  • 1. (2024八下·南昌月考)  如图,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前,杠杆停留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杠杆处于不平衡状态 B . 图乙,在AB处各去掉相同数量的钩码,杠杆仍然能保持平衡 C . 图丙,测力计从a转到b杠杆始终保持平衡,则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 D . 图丁,用3N的力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能使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
  • 1. (2024八下·南昌月考)  如图所示,用不同简单机械将重为G的物体提起,使其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 . F3>F1>F2 B . F2>F1>F3 C . F1>F2>F3 D . F2>F3>F1
  • 1. (2024八下·南昌月考)  小明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用的每个钩码均重

    1. (1) 实验前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目的是调节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目的是;若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螺母向调节;
    2. (2) 小明和同学们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2

      15

      3

      10

      2

      3

      20

      4

      15

      3

      4

      10

      2

      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杠杆平衡的条件为:

    3. (3) 小明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4. (4) 得出结论后,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在杠杆的左端20cm处挂2个钩码,而在杠杆的右端10cm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测力计的读数为F;如果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读数(选填“>”“<”或“=”)F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