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娄底模拟) 一工人用独轮车搬运砖头,车体和砖头的总重力 , 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为N。推车前进时地面对工人的摩擦力方向向(选填“前”或“后”)。

  • 1. (2023·海港模拟)  建筑工地需要一批圆柱形木料作为房屋的立柱 ,搬运工人将木料运到工地并竖直放置在重450N的圆形基石上(如图甲所示)。已知木料对基石的压强是基石对水平地面压强的2倍,每根木料质量为90kg,长3m、横截面积为0.05m2 , 且质量分布均匀。求:(g取10 N/kg)

    1. (1) 木料的密度;
    2. (2) 基石的底面积;
    3. (3) 工人搬起木料时,在木料一端用始终与木料垂直的力 ,将木料缓慢地由水平位置向上抬至倾斜位置(如图乙所示),O为木料的重心,画出图中木料的重力及力臂,列式分析此过程中工人对木料作用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
  • 1. (2024九下·瑞昌期中) 肱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使前臂骨骼绕肘关节转动,此时前臂骨骼可以看成一个杠杆模型,简称前臂杠杆。如图所示,手提重物时,下列对前臂杠杆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前臂杠杆是省力杠杆 B . 肘关节处可以视为支点 C . 肱二头肌对前臂杠杆的牵引力是动力 D . 前臂保持水平时,阻力臂最长
  • 1. (2024九下·廉江模拟)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图甲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一种捣谷的舂,“横木穿插碓头,硬嘴为铁,足踏其末而舂之”。其原理如图乙所示,已知碓头的质量为20kg, , 不计横木的重和转动摩擦,不计捣谷人双手与扶手之间的作用力。(g取

    (1)若捣谷人想右脚作用在B点的力小一些,可将O点向左还是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2)碓头在0.4s内竖直下落0.5m,求碓头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

    (3)质量为60kg的捣谷人的左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 当他右脚在B点用最小的力踩横木使其刚好转动时,求人左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1. (2024九下·云岩模拟) 用细线拴住一根两端粗细不同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甲所示。现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如图乙A、B两段。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切开前静止时,胡萝卜的重心在竖直细线所在的直线上 B . 切开前静止时,胡萝卜受到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切开后,若将A、B两段分别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右盘,则指针将会左偏 D . 若图甲的胡萝卜沿水平轴线切去下半部分,剩余部分一定能在拴线处保持水平静止
  • 1. (2024九下·六盘水模拟) 据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碓(duì)是种用来舂米的石制工具,是中国传统农耕工具中的舂捣器。如图所示,使用碓时,劳动者站在杆的一端,一脚立于地,一脚踏碓,杵(chǔ)头就连续起落,去掉石臼中糙米的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碓在使用过程中是一个省力杠杆 B . 将杵头抬高,下落过程中机械能越来越大 C . 若要省力,可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 D . 碓利用“杵”与“臼”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对糙米进行加工
  • 1. (2024八下·常平期中) 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  )
    A . B . C . D .
  • 1. (2024八下·常平期中)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 (1) 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量力臂。
    2. (2) 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侧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个钩码,每个钩码为 , 在右侧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3) 如图丙所示,小明在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位置挂了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位置移到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原因是测力计的拉力力臂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小明用如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
    5. (5) 小明多次实验收集多组数据,目的是选填“”或“
      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
  • 1. (2024九下·保康模拟) 下图是飞扬小组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1N)

    (1)小李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甲进行探究:

    ①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位置平衡;

    ②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 点处应挂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 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下倾斜时,若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王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一根左粗右细的直木棒进行探究,悬挂使其水平平衡,利用钩码和刻度尺,使用该直木棒(选填“能”或“不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如图所示,杠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自由转动,其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小涵利用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和一个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如图乙所示,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应在B点挂个钩码,才能保持杠杆水平平衡;

    (3)小涵又做了一组对比实验,如图丙所示,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不同位置时的示数分别为;比较的大小发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