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南开模拟) 天津市启动了对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工程。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480N的建筑材料,如图所示。已知工人对绳子的拉力F为200N,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了5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F的功率为300W B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 .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280N D . 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00J
  • 1. (2024九下·南开模拟) 电动自行车给出行带来了方便,下列关于其安全使用进行分析,所用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 . 充电线发生破损应及时更换电线——安全用电原则 B . 充电时充电器内部装有小风扇散热——电流热效应 C . 骑行时需正确佩戴头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 . 新国标要求电动车上路行驶速度不超过15km/h——动能的影响因素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一重为200N底面积为0.4的方形玻璃缸(玻璃缸壁的厚度忽略不计),玻璃缸中装有重1000N的水。上方有一轻质杆OA,在绳子AC的拉力作用下可绕竖直墙上O点转动,现在OA的中点B处悬挂一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20N,滑轮组上悬挂着重300N的物体甲,将浸没的重物甲缓慢拉离水面后,玻璃缸中水位下降了5cm,(忽略物体带出的水, , g取10N/kg)求:

    1. (1) 当重物甲拉离水面后,玻璃缸对地面的压强;
    2. (2) 重物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 (3) 滑轮组的绳子不会断裂,当时,杆OA刚好水平,若绳子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时,利用此装置将重物拉离水面后缓慢上升过程中的最大机械效率是多少。(不计杆OA和绳子的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竖直爬杆训练,双脚离地静止时,手握得越紧,小明与杆之间的摩擦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匀速上爬过程中小明受到竖直的摩擦力(选填“向上”或“向下”);匀速下滑时小明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 (2024·达州)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 , A、B均为正方体,边长分别为20cm、10cm。在拉力的作用下,5s内,物体A、B一起向右匀速直线移动了3m。若不计滑轮和绳自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与B之间的摩擦力为0 B . A对地面的压强为2500Pa C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1.2m/s D .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W
  • 1. (2024·苏州) 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各种项目的训练。

    1. (1) 小聪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小明测量了他一次上升的高度h和n次引体向上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 (物理量和符号),可算出小聪引体向上的功率 P=(用符号表示);
    2. (2) 小明在操场上投实心球。图甲是整个抛球运动过程的示意图,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高度,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关于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3. (3) 小明、小聪在跑道上进行跑步训练。他们在相距为L的A、B两点间同时相向匀速跑动,如图乙所示。相遇后小明立即转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跑回A,随后小聪也跑到A。如果小聪所用时间是小明的1.2倍,两人相遇时的位置距A为
  • 1. (2024·苏州) 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5t。起重机将3600kg 的钢板匀速提升到 10m 高的桥墩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g取10N/kg。求:

    1. (1) 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W有用
    2. (2) 钢丝绳的拉力F;
    3. (3) 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 1. (2024·苏州) 为了提高环境质量,经常有如图所示的喷雾车在街道上喷雾作业。喷雾车作业时保持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喷雾的目的是清洁地面 B . 喷出的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 喷雾车的动能不变 D . 喷雾车的重力势能变小
  • 1. (2024·扬州)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400 N的窗玻璃,所用的竖直拉力为250 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为10m,用时50 s.求:

    1. (1) 所做的有用功W
    2. (2) 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P;
    3. (3)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 1. (2024·扬州) “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经过近月制动减速后进入环月轨道,于2024年6月2日落月开展采样工作,最后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嫦娥六号”制动后动能减小 B . 样品到达地球后质量变小 C . “嫦娥六号”近月制动利用空气阻力减速 D . “嫦娥六号”利用的太阳能属于非清洁能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