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永修开学考) 如图甲,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

    1. (1) 为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 (2) 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 (3) 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作为平面镜;
    4. (4) 把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平面镜”前后,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5. (5) 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这是为了探究
    6. (6) 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A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2.50

      2.00

      2

      4.50

      4.00

      3

      8.00

      7.50

      小明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所得的实验结论和其他实验小组不同,他又发现“平面镜”的一面有一层特殊的反射膜。如图乙,他用笔分别接触“平面镜”的两面,一面发现笔尖和笔尖的像重合,另一面发现笔尖和笔尖的像有段距离。分析小明操作过程,可知造成实验数据错误的原因是;进一步分析可知,该“平面镜”的厚度是cm。

  • 1. (2024·玉山模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的词句。如图所示,在平静湖面上方,一只白鹭水平滑翔。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向上高飞时,则白鹭在水中倒影的大小(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1. (2024·修水模拟)  【探究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小丽热爱跳舞,回想起练习跳舞时,可通过练习室前面的大镜子调整自己动作的幅度和肢体位置,因此引起了她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如图甲所示,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 (1) 【证据】

      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

    2. (2) 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眼睛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使蜡烛B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 (3) 小丽在选器材的时候还选了一根刻度尺,选刻度尺是为了探究的关系;
    4. (4) 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丽只将茶色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5. (5) 【解释】……

      【交流】

      实验中发现,在玻璃板后面相距较小的距离内,有两个蜡烛的像,这是因为

    6. (6) 实验结束后,小丽无意间从玻璃板中看到教室后面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
  • 1. (2024·瑞昌模拟)  如图所示,白鹭掠过平静的鄱阳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水中白鹭的倒影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 (1) 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均匀的方格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 (2) 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择较(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3. (3) 步骤b中移动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使它和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关系;
    4. (4) 图乙是小明同学根据实验在方格纸上描绘的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图,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用方格纸代替白纸的优点是:
    5. (5) 交流与评估:同桌的右座位的同学说看不到蜡烛的像,为了让同桌也能够看到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同桌(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看到蜡烛的像。
  • 1. (2024·信丰模拟)  晚上,小明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自己和客厅里边灯的像,小明发现当他向窗户靠近时,他在玻璃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然后他用手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通过玻璃所看到灯的像(选填“水平向左运动”、“水平向右运动”或“静止”)。

  • 1. (2024·喀什模拟)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

    本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现象,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 1. (2024·库尔勒模拟)  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华同学准备了透明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1. (1)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 (2)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
    3. (3) 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所成像的位置 (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 1. (2024九下·中山模拟)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小孔成像成的是小孔的倒立的实像 B . 乙图中,用茶色的玻璃板做实验是为了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C . 丙图中,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与入射角并不相等 D . 丁图中,把纸板F沿ON后折一定角度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就不在同一平面上了
  • 1. (2024九下·中山模拟) 小军在距平面镜 1m处照镜子,他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军继续远离平面镜2m,则他的像到小军的距离是m,像的大小跟原来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8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