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高二下·龙岩期末)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B . 荷叶上的露珠显得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C . 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偏振现象 D .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果仅把绿光改成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将减小
  • 1. (2022高二下·福州期末) 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演示了一个水球实验:在一个水球内注入空气,水球里形成了一个球形气泡,观察到水球中的球形气泡特别明亮,这主要是因为光在气泡表面发生了全反射现象。如图所示,若光在气泡表面P点恰好发生全反射,反射角为 , 则水的折射率为。已知AB间距离为d,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c,则光在水中传播的时间为

  • 1. (2022·贵阳模拟) 一个玻璃圆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半径为 , 圆心为。柱面内侧处的单色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与直径的夹角为 , 从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1. (1) 求夹角的值;
    2. (2) 当 , 求从发出的光线经多次全反射回到点的时间。
  • 1. (2022高三上·遵义开学考) 1965年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以石英基玻璃纤维作长程信息传递,引发了光导纤维的研发热潮,1970年康宁公司最先发明并制造出世界第一根可用于光通信的光纤,使光纤通信得以广泛应用。被视为光纤通信的里程碑之一,高锟也因此被国际公认为“光纤之父”。如图为某种新型光导纤维材料的一小段,材料呈圆柱状,其横截面为矩形MNPQ,其中MQ为直径,一束单色光在纸面内以入射角从空气射向圆心O,问:

    1. (1) 若时,单色光刚好不从MN射出,求光纤维的折射率;
    2. (2) 若无论入射角为多少,单色光都不从MN或QP射出,求光纤维的折射率的最小值。
  • 1. (2022高三上·惠州开学考) 如图是网络信号在一段光纤中传播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纤芯的折射率应小于外包层的折射率,才能使光信号在二者之间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 B . 增大左端面的入射角 , 外包层与纤芯之间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随之增大 C . 增大左端面的入射角 , 左端面的折射角随之增大 D . 增大左端面的入射角 , 纤芯的折射率随之增大
  • 1. (2022高二上·湖南月考) 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的截面为长方形,某种颜色的光线从边1射入介质,经边2反射后射到边3上,入射光线与边1的夹角为 , 折射光线与边2的夹角为 , 反射光线与边3的夹角为 , 该光线对该介质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已知 , 则为(   )

    A . 75° B . 60° C . 45° D . 30°
  • 1. (2022·浙江模拟) 介质Ⅰ中光速为v1=c,介质Ⅱ中的光速为 ,临界角为30°,如果光线a,b如图中所示射到Ⅰ、Ⅱ两介质的分界面上,那么正确的是(   )

    A . a,b均不能发生全反射 B . a,b均能发生全反射 C . a能发生全反射 D . b能发生全反射
  • 1. 如图所示,一束只含红光和蓝光频率成分的复色光,沿 方向垂直于直径AC射入半圆形透明砖中,可以观察到分成了三束光线分别沿 方向射出。 平行。则可以判断光线 一定是,光线 一定是,光线 一定是。(以上均填“红光”“蓝光”或“红光与蓝光的复色光”)

  • 1. (2022高三上·开学考) 如图所示,为一透明正方体的横截面图,N为边的中点,Q点在边上,正方形边长为。现有两细束平行光分别从Q点和N点沿纸面与边成角射入透明体中,两束光线经折射后恰好均从C点射出,取 , 则透明体对光线的折射率之比为,光线在透明体中传播的时间之比为

  • 1. (2022·广东模拟) 如图所示,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通过足够大的长方体透明材料后分成a、b两束,则(       )

    A . a、b两束出射光互相平行 B . 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a、b两束光可以发生干涉 C . 在该透明材料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D . 从该透明材料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大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