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上海市期中) 春天的早晨,花园里绿叶上的小露珠呈球状,其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选填“稀疏”“密集”或“均匀”),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选填“引力”或“斥力”),表面层出现表面张力。
  • 1. (2024高二下·上海市期中)  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
    1. (1) 运用到的科学方法有等。
    2. (2) 将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为。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 (3) (单选题)某小组测量出的油酸分子直径比教材上介绍的分子直径大几百倍,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  )
    4. (4) (单选题)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还需要知道油滴的(  )
    5. (5) 本实验中油膜的形成是分子力的作用效果图甲为分子力F随分子间距r的变化图线,图乙为某同学参照图甲所做的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r的变化图线。请指出图乙的两个不合理之处:

      1、

      2、

  • 1. (2024高二下·上海市期中)  下列关于各实验中的现象或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微粒越大,单位时间内受到液体分子撞击次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B . 图(乙)中图线2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较大 C . 图(丙)为电磁波调制时,调频波的示意图 D . 图(丁)调节电容C的目的是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的电磁波频率相同
  • 1. (2024高二下·上海市期中)  下列现象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 水黾可以停在水面,是因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B . 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 . 将超导体置于磁场中,处于超导状态时内部磁感应强度为零 D . 拖拉机锄松土壤,是为了利用毛细现象将土壤里的水分引上来
  • 1. (2024高二下·常州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 .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C . 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D . 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 1. (2024高二下·邢台期中)  王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运动,他每隔30s将花粉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A、B、C、D、E…J等点,把这些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的折线图。关于花粉颗粒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折线图是花粉颗粒的运动轨迹 B . 该折线图反映了花粉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 经过I点后2s,花粉颗粒可能在D点 D . 花粉颗粒由B点到C点的路程一定小于由C点到D点的路程
  • 1. (2024高二下·邢台期中)  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r轴上,甲、乙两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现把乙分子从r3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分子从r3到r1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B . 乙分子从r3到r1先加速后减速 C . 乙分子从r3到r1的过程中,分子力对乙分子一直做正功 D . 乙分子从r3到r1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 给自行车胎打气,越打越费力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 . 随着两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出现分子势能增大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的过程 D . 气体在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大于其在时的动能
  • 1. (2024高二下·吉林期中)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游客抛洒花粉于静水中,花粉微粒会做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悬浮在水中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B . 布朗运动可以反映单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C . 布朗运动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 人可以闻到花香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 1. (2024高二下·吉林期中) 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个分子,甲固定于原点,乙只在x轴上运动,乙所受分子力F只与距离x有关,F沿x轴正方向为正,F与x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乙由静止从P点开始移动,假设乙除分子力F外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分子到达R点时,动能最大 B . 乙分子到达Q点时,动能最大 C . 乙分子到达Q点时便静止于该处 D . 乙分子到达R点时便静止于该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