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上·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核反应都具有质量亏损 B . 光子既具有能量,又具有动量 C . 高速飞行的子弹不具有波动性 D . β衰变本质是原子核中一个质子释放一个电子而转变成一个中子
  • 1. (2024高考·合肥模拟) 核反应有衰变、核裂变、核聚变和人工核转变4种类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核聚变时电荷数守恒,质量也守恒 B . 用中子轰击样品中的会产生和电子 C . 对于大量氡222,每经过一个半衰期就有一半的氡发生衰变 D . 铀235裂变的方程为
  • 1. (2023高三上·大庆期中)  如图所示的火灾自动报警器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其工作原理为:放射源处的媚放出的粒子,使壳内气室空气电离而导电,当烟雾进入壳内气室时,粒子被烟雾颗粒阻挡,导致工作电路的电流减小,于是锋鸣器报警。则(  )

      

    A . 这种报警装置应用了射线贯穿本领强的特点 B . 该a衰变的核反应方程是 C . 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的半衰期变长 D . 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的半衰期变短
  • 1. (2023高三上·南京) 掌握并采用核聚变产生能源是核物理中最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太阳上的一种核反应为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核。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核的质量为3.0150u。1u对应931.5MeV。
    1. (1) 写出该核反应方程;
    2. (2) 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若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45MeV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成动能,则反应中生成的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 1. (2024·贵州模拟) 我国科研人员及合作者首次合成了新原子核。原子核存在一种衰变链,其中第1次由衰变成原子核 , 第2次由衰变成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次均为衰变 B . 两次均为衰变 C . 第1次为衰变,第2次为衰变 D . 第1次为衰变,第2次为衰变
  • 1. (2023高二下·拉萨期末) 下面列出的是两个核反应方程式,各代表某种粒子。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是电子,粒子 B . 是中子,是质子 C . 是质子,是中子 D . 是中子,粒子
  • 1. (2024高二上·密山期末)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1. (1) 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射线。
    2. (2) 请完成以下与上述粒子有关的两个核反应方程:Th→Pa+
  • 1. (2023高三上·东莞月考) 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以让手机不充电使用5000年。燃料中钚()是一种人造同位素,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①用氘核()轰击铀()生成()和两个相同的粒子X,核反应方程是;②镎()放出一个粒子Y后转变成(),核反应方程是 , 则X粒子和Y粒子是( )

    A . 中子,电子 B . 质子,电子 C . 正电子,质子 D . 正电子,电子
  • 1. (2023高三上·安徽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居里夫人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 .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C . 玻尔把量子观念引入到原子理论中,成功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特征 D . 查德威克通过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 1. (2023高二下·郑州期末) 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装置在成都建成并首次实现利用核聚变放电。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
    A . B . C . D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