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南宁模拟)  如图所示,高为h、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汽缸中间和缸口均有卡环,质量为m的活塞在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 活塞与汽缸内壁无摩擦且汽缸不漏气。开始时,活塞对中间卡环的压力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活塞离缸底的高度为 , 大气压强恒为 , 环境的热力学温度为T0 , 不计卡环、活塞及汽缸的厚度。现缓慢升高环境温度至2.5T0 , 求此时活塞与上卡环间的弹力大小F

  • 1. (2024高三下·梅州模拟)  大型庆典活动中,经常放飞气球,某次活动使用的气球为氦气球,每个气球需要充入氦气10L,充气后压强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地面附近空气温度为27℃、压强为1.0×105Pa。
    1. (1) 用一个体积为50L、压强为2.0×107Pa的氦气罐给气球充气(认为充气前后气球和氦气罐温度都与环境温度一致,不发生变化),在忽略漏气损耗的情况下,这样的1个氦气罐可以充满多少个氦气球;
    2. (2) 本次活动使用的气球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当气球体积膨胀到15L时会发生爆炸。已知高度每升高1000m,空气温度下降6℃,若一个气球在刚好上升到2000m时发生爆炸(气球上升过程中没有漏气),则此时2000m高处大气压强为多少。
  • 1. (2024高三下·惠州)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能将空气压缩产生的热能储存起来,发电时让压缩的空气推动发电机工作,这种方式能提升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效率,若该系统始终与外界绝热,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对于上述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压缩空气过程中,组成空气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B . 压缩空气过程中,空气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 . 该方式能够将压缩空气储能的效率提升到100% D . 压缩的空气在推动发电机工作的过程中;空气对外做功,压强减小
  • 1. (2024高三下·揭阳模拟)  如图所示,高为h、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汽缸中间和缸口均有卡环,质量为m的活塞在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 活塞与汽缸内壁无摩擦且汽缸不漏气。开始时,活塞对中间卡环的压力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活塞离缸底的高度为 , 大气压强恒为 , 环境的热力学温度为T0 , 不计卡环、活塞及汽缸的厚度。现缓慢升高环境温度至2.5T0 , 求此时活塞与上卡环间的弹力大小F

  • 1. (2024高三下·深圳模拟)  如图所示,“探究气体等温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及DIS实验系统来探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可从注射器壁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气体的压强由压强传感器精确测定。

    1. (1)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
    2. (2) 甲同学在做本实验时,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初始体积45.0mL减到25.0mL。实验过程中,读取五组数据,气体体积直接从注射器的刻度读出并输入计算机。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45.0

      0.022

      104.7

      2.3267

      4711.5

      2

      40.0

      0.025

      117.6

      2.9400

      4704

      3

      35.0

      0.029

      132.5

      3.8425

      4637.5

      4

      30.0

      0.033

      153.1

      5.0500

      4593

      5

      25.0

      0.040

      180.7

      7.2280

      4517.5

    3. (3) 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直线拟合,做出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为:
    4. (4) 某同学发现pV数值逐渐减小(如图),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1. (2024高三下·宁波模拟)  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横截面积均为 , 容积均为 , 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左侧活塞质量是右侧的1.5倍。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均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活塞下方气体压强为 , 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现使气缸底与一热源接触,热源温度恒为 , 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某一位置;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 , 不计活塞体积及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

    1. (1) 开始时右活塞上方气体压强
    2. (2) 接触恒温热源后且未打开K之前,左活塞上升的高度H
    3. (3) 打开阀门K后,重新达到平衡时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
  • 1. (2024·丽水模拟)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甲变化到状态乙,再从状态乙变化到状态丙,其图像如图所示。则该理想气体(    )
    A . 甲、丙两状态下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B . 由甲到丙,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C . 由乙到丙,吸收的热量
    D . 由乙到丙,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逐渐减少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氧气瓶是医院、家庭护理、战地救护、个人保健及各种缺氧环境补充用氧较理想的供氧设备。某氧气瓶容积V1=15L,在T1=300K的室内测得瓶内氧气的压强p1=9×106Pa,已知当钢瓶内外无气压差时供气停止。

    1. (1) 求在环境温度为T1=300K、压强为p0=1×105Pa时,可放出该状态下氧气的体积V
    2. (2) 若将该氧气瓶移至T2=250K的环境中用气,当瓶内氧气压强变为p2=1.5×106Pa时,求用掉的氧气的质量与原有的氧气的质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 1. (2024高三下·光明模拟) 回热式制冷机是一种极低温设备,制冷极限约50K.某台回热式制冷机工作时,一定量的氦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缓慢经历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已知状态AB的温度均为27℃,状态CD的温度均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B . 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C . 气体由状态C到状态D的过程,分子间的平均间距变大 D . 气体由状态D到状态A的过程,其热力学温度与压强成反比
  • 1.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 , 其过程如图中从ab的直线所示。直线ab与过原点的虚线斜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气体内能增加 B . 气体压强不变 C . 气体从外界吸热 D .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E . 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逐渐减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