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遵义模拟)  如图所示的减震垫上布满了12个完全相同的圆柱状薄膜气泡,每个薄膜气泡中充满体积为V0 , 压强为p0的理想气体。在减震垫上放上质量分布均匀的平板状物品,物品始终保持水平,稳定后每个薄膜气泡的体积均为。若薄膜气泡内气体的温度为22℃,不计薄膜的重力和弹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1) 放上物品稳定后,若气体温度不变,则每个薄膜气泡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2. (2) 取走物品稳定后,每个气泡中气体压强均恢复到p0 , 体积均增大为 , 则气泡中气体的温度改变了多少。
  • 1. (2024高三下·广安)  为测量小车加速度,某同学设计了图示装置,圆柱形气缸固定在车厢底面,水平轻弹簧分别连接活塞与车厢右壁,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缸内密闭着气体,当温度时,弹簧无形变,活塞与缸底间的气柱长L=9cm。已知活塞质量m=1kg、横截面积 , 外界大气压强 , 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 (1) 小车静止,缓慢加热缸内气体,使其温度由升至 , 活塞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试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 (2) 小车某次运动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活塞相对气缸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试求小车的加速度(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永州)  一根粗细均匀、长度的导热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置,管中水银柱的长度 , 封闭的理想气体柱的长度 , 如图甲所示;现将玻璃管缓慢转动至开口向上并固定,如图乙所示。已知外界大气压强恒为75 , 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始终为

    1. (1) 求图乙中水银到管口的距离h
    2. (2) 对图乙中的封闭气体加热,要使水银全部从玻璃管顶端溢出,求封闭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不能低于多少。
  • 1. (2024·湖南模拟) 如图所示,A气缸截面积为500cm2 , A、B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均为10L、压强均为1atm、温度均为27℃的理想气体,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M,细管容积不计.现给左面的活塞N施加一个推力.使其缓慢向右移动,同时给B中气体加热,使此过程中A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活塞M保持在原位置不动.不计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周围大气压强为1atm=105Pa.当推力 时,求:

    ①活塞N向右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②B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多少?

  • 1. (2024·湖北模拟) 某次实验课上,老师竖直手持总长度为的空玻璃管,向里面加入了长度为的水银柱,水银柱将一定质量的空气密封在玻璃管的下半部分,密封空气柱的长度为 . 老师刚完成操作,玻璃管就不慎滑落,假设下落的时间足够长,在下落过程中,玻璃管保持竖直状态,管中气体温度恒为27℃不变.忽略玻璃管的质量和空气阻力,不计玻璃管与水银间的摩擦,大气压为 . 求:(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1) 下落过程中,水银柱稳定后管内密封空气柱的压强和长度的大小
    2. (2) 在玻璃管竖直下落过程中,老师施加“魔力”,使玻璃管翻转停立在空中,且封闭气体温度上升到37℃,由于“魔力”的原因,不考虑玻璃管变速、翻转等中间过程,请通过具体的数据计算来判断水银是否溢出(重力、大气压均不变).
  • 1. (2024·湖北模拟)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图象如图所示,从状态经过程Ⅰ缓慢变化到状态 , 再由状态b经过程Ⅱ缓慢变化到状态a , 表示两个过程的图线恰好围成以ab为直径的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

    A . 过程Ⅰ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B . 过程Ⅱ中气体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C . 过程Ⅰ中气体的内能先减少后增加 D . 过程Ⅱ中气体向外界释放热量 E . 过程Ⅱ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过程Ⅰ中放出的热量
  • 1. (2024·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有两个不计质量的活塞M,N将两部分理想气体封闭在绝热气缸内,温度均是270C.M活塞是导热的,N活塞是绝热的,均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均为S=2cm2 , 初始时M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27cm,N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18cm.现将一质量为m=400g的小物体放在M活塞的上表面上,活塞下降.已知大气压强为p0=1.0×105Pa,

    1. (1) 求下部分气体的压强多大;
    2. (2) 现通过加热丝对下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下部分气体的温度变为1270C,求稳定后活塞M,N距离底部的高度.
  • 1. (2024·绵阳模拟)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型导热玻璃管中装有水银,竖直管中水银柱长为 , 水平管内的水银足够多,段封闭气柱长为段封闭气柱长为 , 大气压强为 , 环境温度为。求:


    1. (1) 将玻璃管绕水平管缓慢转过至“”型玻璃管水平,稳定时竖直管中水银液面移动的距离;
    2. (2) 若不转动,要使竖直管中的水银液面移动与问中相同的距离,需将环境温度升到多少。
  • 1. (2024·绵阳模拟)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经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后,又回到状态。其中,过程中气体会选填“释放”或“吸收”热量;若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为、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为 , 则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完成一次循环,气体回到状态时内能是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1.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容器均为V的容器A和B分别装有质量比为7∶6的同种理想气体。两容器由一细管连接,细管横截面积为S,长度为L,其中有长度为三分之一管长的液柱。液柱处于细管正中间。已知B容器中气体温度为350K。求:

    1. (1) A容器中气体的温度;
    2. (2) 将A中气温升高50K,B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求平衡时液柱向B移动的距离x(液柱始终在细管内)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2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