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汉寿月考) 以下为教材中的四幅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是振荡电路,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一定时,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振荡电路的频率越大 B . 乙图是每隔记录了小炭粒在水中的位置,小炭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组成小炭粒的固体分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 C . 图丙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分子间距从增大时,分子力先变大后变小 D . 丁图是真空冶炼炉,当炉外线圈通入高频交流电时,线圈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冶炼金属
  • 1. (2024高二下·龙马潭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敏电阻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减少,导电性变差 B . 在LC振荡电路中,放电完毕的瞬间磁场能全部转化为电场能 C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来”是分子的扩散运动造成的 D . 食盐被灼烧时发出的光主要是由食盐蒸气中钠原子的能级跃迁而造成的
  • 1. (2024高二下·龙马潭期中) 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三颗炭粒运动时的位置连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炭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B . 每段线段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炭粒运动的位移 C . 炭粒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 D . 炭粒的运动其实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 1.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如图所示图像示意图在物理学习中经常遇到,很多的物理量关系都满足此类关系图像,那么关于此图像适用的物理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研究电源串联外电阻输出功率时,该图像可近似看作是电源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变化的图像 B . 研究两个小球发生弹性碰撞且碰前球静止,该图像可看做是碰后动能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C . 研究竖直面内绳球模型球从水平下落至竖直的过程中,可以完整表达球重力的功率P与绳跟水平面夹角的关系 D . 该图像可以表述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理想气体的定容比热容小于定压比热容 B . 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C . 打气时,越下压阻力越大是因为分子斥力变大 D . 相等质量、相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总动能相等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就越大 B . 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力越大 C . 堆煤的墙角,一段时间后墙体变黑,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 .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把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画出如图所示的油膜形状。已知该溶液浓度为 , n滴溶液的体积为V,油膜面积为S,则(  )

      

    A . 油酸分子直径为 B . 实验中,应先滴溶液后撒爽身粉 C . n滴该溶液所含纯油酸分子数为 D . 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足一格都当作一格计入面积,将导致所测分子直径偏大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F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象,F为正值时,合力表现为斥力,F为负值时,合力表现为引力;已知分子间距离无限大时分子势能为0,将甲分子固定,将乙分子从分子间距离小于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则从乙分子由静止释放至运动到分子间距离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分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 . 乙分子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 . 甲、乙分子系统具有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 当分子间距离为时,甲、乙分子系统具有的分子势能为零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如图所示,是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炭粒的运动情况。选三个小炭粒,每隔30s记录一次它们的位置,然后用线段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得到它们的位置连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 该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小炭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 这样得到的位置连线图就是该小炭粒实际的运动轨迹 D . 小炭粒越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 1. (2024高三下·宁波模拟)  下列关于教材中的四幅插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是显微镜下三颗小炭粒的运动位置连线图,连线表示小炭粒的运动轨迹 B . 图乙是某材料制作的细管竖直插入水中的情景,证明水浸润该材料 C . 图丙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等温线,则 D . 图丁中一只水黾能停在水面上,是浮力作用的结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