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金溪期中)  2022年4月26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完成科学考察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B洋,C洋,D洋;
    2. (2) 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方向
    3. (3) 南极科考站中,与其他几个科考站不同的是,不同之处体现在
  • 1. (2024七下·金溪期中)  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的夏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B . 南极洲是所有经线穿过的大洲 C . 南极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雨、烈风 D . 南极洲被四大洋包围
  • 1. (2024·吉州模拟)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标志中国跻身全球极地研究“第一梯队”。秦岭站是一个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的南极常年考察站。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图1)和南极秦岭站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1. (1) 40年前,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位于秦岭站的(   )
    2. (2) “绿色考察"理念贯穿秦岭站设计、建设全过程,秦岭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   )
    3. (3) 队员们应该将考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
  • 1. (2024·永修模拟)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位于南纬74度56分,东经163度42分,所处的罗斯海西海岸是南极洲气候环境最为恶劣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2024年2月28日,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昆仑站海拔4087米,不仅大气稀薄洁净、没有光污染,而且每年有长达6个月的极夜,是地球上最佳的天文观测台址之一。

    材料三:如图是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

    1. (1) 据秦岭站的经纬度可知,秦岭站位于(地球上的五带)。冬至日前后,秦岭站有(极昼/极夜)现象,有利于考察站的建设。
    2. (2) 秦岭站所在地区气候恶劣,如、干燥、烈风等,给极地科考增加了困难。
    3. (3) 试分析昆仑站适宜科学家进行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答两点即可)
    4. (4) 近些年来,极地地区屡屡打破高温纪录,试分析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答一点即可)
  • 1. (2024七下·丰城月考) 2023年12月4日,南极中山站室外温度3.6℃,外面下着毛毛细雨,像这样的天气情况,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此次南极的局地降雨过程较短,持续不到两个小时。据了解,中山站附近当日最高气温超过5℃,3日也有降雪,而4日晚的降雨,与近期气温偏高有关。读“南极区简图和泰山站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描述南极地区正确的是(   )
    2. (2) 下列不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的是(   )
    3. (3) 我国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南极科考站的意义是(   )

      ①南极的自然环境是天然的实验室

      ②了解气候的演变过程

      ③保护南极环境防止全球变暖

      ④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 1. (2024七下·丰城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考队乘坐“雪龙2”号在2021年7月至9月圆满完成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2022年10月,中国科考队携带1000多吨物资乘“雪龙”号、“雪龙2”号赴南极进行第39次科考,于次年4月凯旋。

    1. (1) 【时间有奥妙】

      为什么南北极科考时间不同,并说明选择在此时段科考的原因。

    2. (2) 【万里送补给】

      从生活和科考的角度,你认为“雪龙”号会携带哪些补给品?(各说出一种)

    3. (3) 【极地添绿色】

      新鲜蔬菜曾是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如今利用温室大棚等技术,中国在南极成功种植出蔬菜。

      在南极极昼期,温室蔬菜大棚可以利用哪些新能源?(说出两种)

    4. (4) 【助力碳中和】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减缓极地冰川融化贡献中国力量。

      为助力“碳中和”,请列举一种低碳生活方式。

  • 1. (2024七下·丰城月考) 近20年来,科学家对北极海冰、植被和格陵兰冰川进行了监测,发现全球增温使北极地区的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了快速变化,夏季尤为明显。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科考站。图为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黄河站的经纬度是(   )
    2. (2) 导致近20年北极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快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 (2024八下·长沙模拟) 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随科考队一起出发的,还有专门为秦岭站量身定做的装配式钢结构件,现场拼装后即可“拎包入住”。下图为我国南极洲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秦岭站的建设材料必须具备的功能是(    )
    2. (2) 科考队在南极考察期间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 1. (2024·榕城模拟)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填补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长期观测的空白。秦岭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微网管理系统,新能源占比超过60%,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秦岭站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
    2. (2) 秦岭站可利用且季节性最强的清洁新能源是( )
    3. (3) 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是为了( )
  • 1. (2024八下·电白期中) 2023年12月1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内陆队在中山站举行出征仪式,29名队员将分别前往泰山站、昆仑站开展相关科学考察。南极地区每年平均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天,被称为地球的“风极”。下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泰山站的经纬度是( )
    2. (2) 我国南极科考站都具备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功能,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3. (3) 如果你去南极地区旅游,可以( )

      ①参观南极科考站                ②观察企鹅生活习性

      ③欣赏南极地区的冰山                ④参观因纽特人的民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