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交城期中) 王华同学暑假到欧洲西部游学,对其所见所闻描述正确的是( )

    ①所见当地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②所到国家都统一使用英语

    ③见到了许多有特色的教堂

    ④欧元是许多国家统一使用的货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八下·威远期中) 2021年3月18日,在美国阿拉斯州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中方代表杨洁篪驳斥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行径时表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读美国阿拉斯加州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白令海峡沟通了( )
    2. (2)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属于( )
    3. (3) 参与此次对话中方翻译人员必须精通( )
  • 1. (2024·华蓥模拟) 读一带一路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是哪一条路线(丝绸之路经济带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 (2) 图中甲是亚洲与非洲分界线,它的名称是
    3. (3) 半岛③的居民主要信仰( )
    4. (4) 读图,图中非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5. (5) 某游客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经欧洲到①地,沿途感受到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越来越(填大、小)。
  • 1. (2024·巧家模拟) 在地理课上,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让同学们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以及传统民居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之弧”由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东缘、秦岭、阴山—燕山、大兴安岭等山脉山系组成。弧线以东、以南的100—300千米范围,从古到今都是古代文明的繁盛之地。右图是“亚洲之弧”及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 (1) “亚洲之弧”以北的甲地区人口稀疏,试分析自然原因:
    2. (2) 图中丙半岛7月份盛行来自印度洋的季风,(主要农业部门)的发展历史悠久,养育了众多人口。
    3. (3) 乙半岛大多数居民信仰教,丁半岛大多数居民属于人种。
    4. (4) 材料二: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西亚传统民居和东南亚传统民居景观图。

      试选择西亚传统民居与东南亚传统民居中的任意一个,分析传统民居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1. (2024·长沙会考)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我国杭州市举行,来自西亚国家的大多数运动员使用的语言是( )
    A . 拉丁语 B . 俄语 C . 阿拉伯语 D . 西班牙语
  • 1. (2024七下·榆树月考)  古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之一,“河·和·合”三个字诠释了其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河】一一孕育文明

      古巴比伦的聚落主要分布河和底格拉斯河沿岸。

    2. (2) 请解释河流在文明古国兴起中起到的作用。(写出一条即可)
    3. (3) 【和】——和谐共处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目前古巴比伦所在地区的居民多信仰教;当地民居墙厚、窗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4. (4) 【合】一一互利合作

      古巴比伦所在的中东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该资源输往日本,最短路线途经海峡。

  • 1. (2024八下·龙南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①②④⑤,这四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2. (2) ⑦地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是:
    3. (3) 按纬度位置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填“中低纬度”、“中高纬度”)
    4. (4) 图中①地的居民主要讲语,属于人种。
    5. (5) 图中⑥地的居民主要信仰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填“甲”、“乙”、“丙”)图。
  • 1. (2024七下·遵义月考) 比较法是学习地理时常用的一种方法。读“南、北美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北美洲地形相同点是(   )
    2. (2) 图中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
    3. (3) 关于两大洲的居民和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永州) 换个角度看世界,竖版地图以崭新的视角展现世界地理关系。下列竖版地图展示了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路线图。本次南极科考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上海出征,将历经5个月科考征程,重点开展三项工作,包括建设新的科考站、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1. (1) 2023年11月1日,“雪龙号”启航时,上海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 (2) 2023年11月15日,“雪龙号”抵达弗里曼特尔港,该港口所在的大洲是,该地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3. (3) 2024年2月7日,中国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它是我国南极第5个科考站,也是首个面向洋的科考站。
    4. (4) 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南极生态环境,你觉得各国应如何加强国际合作?(至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1. (2024·紫金模拟) 【人种和宗教+国际发展与合作主题】

    2023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开幕。我国某品牌电器董事长作为广东地区企业代表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业绿色低碳的发展成果。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阿联酋地区居民主要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
    2. (2) 我国和阿联酋属于( )
    3. (3) 2020年,我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我国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清洁能源②停止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③降低企业生产能耗④植树造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