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南京期中)  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带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丝状塑料带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塑料管是导体 B . 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C . 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 D . “章鱼”飞起的原理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1. (2024·吴江模拟) 物理课上,老师让同学用塑料笔套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几下,塑料笔套与带负电的轻质小球相互排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塑料笔套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些质子 B . 塑料笔套在摩擦过程中得到了些中子 C . 塑料笔套在摩擦过程中得到了些电子 D . 塑料笔套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些电子
  • 1. (2024八下·江阴期中)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正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均带正电 B . 甲、乙均带负电 C .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 D .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 1. (2024八下·江阴期中)  如图所示(a)(b)是两种简单的验电器,图(b)中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被(选填“吸引”或“排斥”)是因为,图(a)(b)是两种验电器的原理(相同/不同);

  • 1. (2024八下·盐城) 图甲为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情况,束缚能力越弱越容易失去电子。现用丝绸摩擦石蜡,然后将该石蜡靠近轻质小球,发现它们相互排斥,再将石蜡触碰了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片张开,如图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金属箔片一定带负电  B . 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C . 摩擦过程中,石蜡一定失去电子  D . 接触石蜡后,验电器一定失去电子
  • 1. (2024八下·盐城) 现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乙、丙相互吸引,则甲、丁一定相互排斥 B . 如果乙、丙相互排斥,则甲、丁一定相互吸引 C . 如果甲、丙相互吸引,则乙、丁一定相互吸引 D . 如果甲、丙相互排斥,则乙、丁一定相互排斥
  • 1. (2024八下·盐城) 卢瑟福用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为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上右图线条中,可能是中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八下·涟水期中) 小华在家运用劳动课上学习的烹饪技能制作美食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精粒盐上。小华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精粒盐分开。胡椒粉被吸到勺子上说明( )
    A .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 .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 1. (2024八下·涟水期中)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按照图案形状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使塑料板带电的方式称为,其本质是发生转移。

  • 1. (2024八下·溧阳期中) 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验电器,用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金属橡胶棒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橡胶棒在与毛皮摩擦过程中失去了电子 B . 图中两条箔片都带上了正电而相互排斥 C . 当橡胶棒与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便自己产生了电荷 D . 验电器上连接金属球和箔片的杆子应该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635页